「看外國的電影戲劇」是很多人用來練聽力的方法之一。
的確,透過看影劇通常能夠接觸到最生活化的會話用法,也可以學到正確的發音方式。

就算不是以學習角度來看,光是看電影本身就是一個很棒的休閒活動。
說到外國的戲劇更是種類繁多,警匪、醫療、監獄主題,甚至是生存類型都有。
其中就不能不提到獨具特色的法律劇。
通常某一集都會搭配一個別出心裁的案件,而且最令人享受的部分往往就出現在法庭上激烈的攻防,讓你猜不到哪一方會取得最後的勝利,這種懸疑刺激感就是法律劇獨特的魅力。
如果你看過英文的法律劇,你一定知道在審判的情節中,總是充斥著法律術語和長篇大論的論述!
以學習角度來說,就算是開了英文字幕想輔助理解,也常常有看沒有懂。
因此,本文會介紹各種法律劇裡面可能會出現的專有名詞和句型。以下就從最基本的「律師、檢察官」英文名稱開始吧!
律師、檢察官的英文怎麼說
如果有人問你「律師的英文怎麼說」,第一個想到的單字是什麼呢?
相信絕大部分的答案都是lawyer。
的確,在學英文的過程中通常都會學到這個單字。不過如果你看過外國影片中的法庭攻防場景,你會發現出現的通常是另外兩種說法。
・attorney
・counsel
它們在法律劇裡面出現的頻率都很高,請各位一定要學起來。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這三個單字有什麼意思上的差異。
lawyer
在美國,只要你是從法律系畢業就可以稱為lawyer,就算沒有通過律師資格考(美式英文The bar exam)也沒有關係。換句話說,只要你懂法就可以自稱lawyer。
A lawyer is someone who studies law. It doesn’t matter whether he or she passes the bar exam or not.
(lawyer指的是念法律的人,和他是否有通過資格考無關。)
attorney
一般來說,法律系畢業後、通過考試拿到資格、進入法律事務所就業,實際可以接案的人才可以叫做attorney。

An attorney is someone who graduated from law school and passed the bar exam.
(attorney指的是從法律系畢業而且通過資格考試的人。)
They work for law firms and represent their clients by profession.
(他們在律師事務所工作,代表客戶出庭就是他們的工作。)
counsel
counsel主要是出現在法庭上對律師的稱呼用語。你會發現在戲劇裡面的確很常聽到這個用法。
An attorney can be addressed as a counsel in court.
(在法庭上,律師可能會被以counsel來稱呼。)
學會了律師的英文之後,接下來看看他們的對手「檢察官」的英文又要怎麼說。
prosecutor
檢察官的英文叫作prosecutor,也許這個字對大家比較陌生。
不過沒關係,以下會進一步說明。

你也許已經猜到,prosecutor這個字是從動詞prosecute變化而來的名詞。
動詞主要有以下三種解釋:
①起訴
②請求
③持續進行
而在法庭上用的當然是「起訴」這個意思。
例句如下。
He was prosecuted for election fraud but got away with it.
(他以選舉舞弊被起訴,不過最後全身而退。)
因此,「檢察官」這個執行「起訴」動作的人,英文就叫作prosecutor。

不過究竟檢察官實際的工作內容有哪些呢?在下一段內容中會為各位介紹。
律師和檢察官的工作
雖然我們基本上都知道律師和檢察官在角色定位上的不同,但詳細工作內容卻少有人清楚明白。
因此,以下會搭配英文來為各位作說明。
律師
簡單來說,律師的角色就是接受當事人委託,在法庭上運用自己的法律知識來代表辯護。
※所謂當事人就是指民事訴訟中的原告(被告),刑事訴訟中則稱為嫌疑犯。
例 An attorney gives advice related to the law to their clients and represents them in court.
(律師的工作就是給予客戶法律方面的建議,並在法庭上代表客戶。)
檢察官
檢察官的主要工作則是刑事相關案件的起訴。換句話說,當警察逮捕到嫌疑犯之後,是由檢察官來判斷有沒有足夠罪證能在法庭上將人定罪。

而在法庭上,檢察官的立場和嫌犯(被告)的辯護律師基本上完全對立,因此,法庭劇裡面通常會著重描寫這些極具張力的攻防鏡頭。
A prosecutor has the authority to decide whether a criminal should be prosecuted or not.
(檢察官有權力決定要不要起訴嫌犯。)
看完了律師和檢察官的介紹,我們不妨也順便了解一下在起訴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其他職業。
警察
當發生刑事案件的時候,就會由警察去抓嫌犯,檢察官負責確認和準備足夠起訴的佐證資料。
這邊順便分享一下米蘭達宣言的內容,也就是當警察抓到嫌疑犯時,宣讀給對方知道的權利。
You have the right to remain silent.
(你有權力保持沉默。)
Anything you say can and will be used against you in a court of law.
(你所說的一切都有可能在法庭上成為對你不利的證據。)
You have the right to have an attorney present during questioning.


(你有權請律師,並且在訊問過程中由律師陪同。)
If you cannot afford an attorney, one will be provided for you.
(如果你請不起律師,我們會指派一位給你。)
(引用自Wikipedia)
從以上內容也可以看到,律師是用 attorney來表示。
法官
法官的英文叫作judge。通常影片中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部分,就是法官穿著黑袍,拿著槌子邊敲邊喊著「請保持肅靜」的畫面。
相信大家應該都大致知道,法官所擔任的角色就是主導審判進行,以及聽取律師、檢察官的兩方面說法,協助判決等等。除此之外,其他和審判相關的事務處理也都是法官的工作。
A judge is a person in a court who is in charge of deciding whether criminals are guilty or not and how they should be punished.
(法官在法庭上負責判斷嫌犯是否有罪,以及該怎麼處罰。)
陪審團
台灣為了仿效歐美的陪審團制度,在2023年開始施行國民法官制度(citizen judge system)。

這些陪審員或是國民法官,是從一般國民裡面以隨機方式選定出來協助參與判決的。
陪審制度的英文叫作Jury system,jury指的就是陪審員。在影劇中也常常聽到這個名詞,請一定要學起來。
以下節錄一段經典老片『十二怒漢』裡面出現的內容(片名的『十二』指的是陪審團最少是六人,但基本上都是由十二人所組成的意思)。
Jury is a group of members who are selected citizens. They discuss about the facts of a case to decide whether a criminal is guilty of a crime.
(陪審團是由被遴選出來的市民所組成。他們會針對案件事實做討論,以判斷嫌犯是否有罪。)
接下來,再介紹一些和法律相關的基本用語給各位參考。因為它們也常出現在多益考題,建議盡量記下來。
・lawsuit/suit(訴訟)…a civil(criminal) suit(民事、刑事訴訟)
・trial(審判)
・court(法院、審判機關)
・plaintiff(原告)

・defendant(被告)
・witness(目撃者、證人)
・convict(宣判有罪)
・charge(指控)
另外,美國電影裡面也常常會出現「證人保護計畫」這個名詞,也就是對那些生命受到威脅的證人進行安置,確保他們在出庭作證之前安全無虞,英文說法是United States Federal Witness Protection Program。
總結
以上就是律師、檢察官等和審判相關的各種職業和用法介紹。
簡單複習一下:
・律師 lawyer/attorney/counsel
・檢察官 prosecutor

・法官 judge、陪審員 jury
這些雖然都是法律用語,不過只要學起來,之後看到相關劇情的時候就能夠更加投入了!
免費試聽
填表領取25分鐘真人外師課+英文程度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