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偷懶」的意思
「偷懶」是一種「故意逃避義務、或責任」的行為、並可用於工作、學校、活動等日常生活的各種場合中,而「偷懶的行為」不僅只是「缺席」,還同時必須加上有找藉口請假、裝病等「逃避義務」的動機。
此外,通常這樣的行為通常也帶有「負面的語意」。然而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被視為有效運用自己時間的選擇。例如,當感受到過度壓力、或可能因此生病時,選擇「休息」則是一種合理的行為。

但倘若是「刻意的」怠忽職守、或逃避學業的話,便可能對您在履行工作、或學業等角色中造成影響,特別是涉及會議、集會、或約定等情況時,因「偷懶」而違背他人承諾,將會導致自身的信任受損。
這次文章,我們將深入探討「偷懶」的含意、以及它對個人和社會可能帶來的影響。此外,文章中我們還會探究促使人「懶惰」的心理因素、並介紹各種可以用來表達「偷懶行為」的英語表達方式喔!
2. 各種「偷懶行為」的英語表達方式
大家要使用英語表達「偷懶」時,可以使用各種「俚語」、或「動詞」來表達。其中,這些表達方式都會根據語境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語氣。
Skip Out:突然逃避離開、不告而別
「skip out」是指「為了逃避約定、或計畫而突然離開」的意思。此外,它也適用於工作、或會議等的「正式場合」中。
He decided to skip out on the meeting, claiming he was sick.
他決定逃避會議,聲稱自己生病了。
She skipped out after lunch and didn’t return to the office.
她午飯後不告而別,並且沒有再回辦公室。
The employee was known to frequently skip out on his duties.


據了解此名員工經常逃避履行職責。
Play Hooky:翹課、翹班
「play hooky」主要是指代表「翹課」的意思,但在口語中,也可以用來指「翹班」的意思喔!
此外,它通常會用於「較輕鬆」的語境中。
The students played hooky to go to the concert.
學生們翹課去聽演唱會。
I can’t believe he’s playing hooky just to watch a movie.
我不敢相信他為了看電影而翹班。
Playing hooky seemed like a good idea until they got caught.
在他們被抓到之前,翹課似乎是個好主意。
Blow Off:無視、拋下、爽約
「blow off」是指「無視某件事、或放棄某項責任」的行為、並常用於描述「違背承諾、或逃避義務」的情景中。
He blew off his responsibilities and went on a trip.


他拋下他的責任,出去旅行了
She blew off the deadline and submitted the report late.
她無視最後的期限,並且遲交了報告。
Blowing off the class resulted in a failing grade.
無視課程導致了成績不及格。
3. 類似「偷懶」的表達方式
「偷懶」在英語中,有各式各樣的說法,而這些表達方式的意思,也會根據當下的語境、以及上下文脈而有所不同。
Slack Off: 怠惰、偷懶
「slack off」是指「怠惰、不努力、逃避應盡義務」的行為、並可用於工作、學習等各種情境中。
The committee sanctioned the use of the funds.
委員會批准則金的使用。
He’s been slacking off at work and might get fired.


他工作怠惰,而且可能會被解僱。
Since she started slacking off, her grades have dropped.
自從她開始偷懶後,她的成績就下滑了。
Don’t slack off on your language studies, or you won’t improve.
不要怠惰於你的語言學習,否則你將不會進步。
Shirk:逃避責任
「shirk」是指「逃避責任、或義務」的意思、並特別是在「不想履行應盡責任」時,會使用的表達方式。
He never shirks his duty, no matter how difficult it is.
無論多困難,他從不逃避自己的責任。
Shirking your responsibilities will only cause more problems.
逃避責任只會帶來更多問題。


The manager was upset because the employee shirked his duties.
經理因該員工逃避他的職責而感到不滿。
Loaf Around:遊手好閒、閑晃、偷懶
「loaf around」是指「無所事事、遊手好閒」的意思、並通常帶有「懶散、偷懶」的語意。
Stop loafing around and get to work!
別再遊手好閒了,快去工作吧!
He spent the whole weekend loafing around the house.
他整個週末都在房子裡閒晃。
Loafing around won’t help you achieve your goals.
遊手好閒不會幫助你達成你的目標。
4. 「游手好閒」和「懶人」的表達方式
「遊手好閒」和「懶人」是大家想描述一個人好每天「好吃懶做、或缺乏責任感」時,會使用的表達方式。其中這些表達,都帶有幽默、或批判的語意。
Slacker:偷懶的人、懶人
「slacker」是指「不履行責任、或懶惰的人」的意思。它特別適用於形容「對工作、或學業不上心的人」。

He’s known as the slacker of the team.
他是團隊裡出了名的懶人。
Don’t be a slacker; the project needs to be finished by tomorrow.
別當個懶人,這個專案必須在明天之前完成。
The teacher called him out for being a slacker in class.
老師斥責他在課堂上偷懶。
Loafer:遊手好閒的人、懶人
「loafer」是指「不工作、無所事事的人」,而它通常帶有輕蔑的語意。
She called him a loafer for avoiding work.
她稱他為逃避工作的懶人。
Loafers are not welcome in this hard-working team.


在這支勤奮的團隊中,遊手好閒是不受歡迎的。
Idler:閒人、懶人
「idler」是指「不積極行動、或沒有生產力的人」、並經常用來形容「懶散的人」。
The idler spent his days watching TV and avoiding chores.
閒人整天看電視,且逃避家務。
Idlers will find any excuse to avoid work.
懶人總能找到藉口來逃避工作。
Being an idler is not an option in a fast-paced society.
在快節奏的社會中,沒有做懶人這個選項。
總結
這次文章,我們介紹了各種「懶惰行為」在英語中的表達方式。雖然,「懶惰」在不同的文化與情境下,會有不同的含意,但無論如何,培養責任感還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情。
其中由於許多用來描述「懶惰行為」的英語表達,大多都屬於俚語、或口語表達,因此大家在使用這些表達時,也應該考慮當下的情境、以及說話的對象。
最後,雖然「懶惰」是個人的選擇,但大家也必須了解,這些「懶惰的行為」可會對自己造成的影響。例如,職場上的「偷懶行為」,會造成公司與同事對您有負面印象的影響,又或者「學業上的怠惰」,會對您的未來發展造成負面的影響等…不利。因此我們希望,大家都能理解這些後果後,跨出邁向「負責任」的第一步喔!

免費試聽
填表領取25分鐘真人外師課+英文程度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