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9月21日是「國家防災日」嗎?它是源於1999年(民國88年)9月21日發生的大地震。然而,其實除了地震之外,世界各地隨時都會有颱風、暴雨、土石流、大雪、火山噴發等各種災害發生的可能。
因此這次文章,我們將介紹與「防災相關」的英語表達方式。其中內容包括「防災的英語該如何表達?」與「倘若當災害發生時,大家應該記住的關鍵短語有哪些?」。

此外文章中,我們還會搭配例句向大家詳細解說,也請大家務必多次大聲朗讀例句、並進行練習哦!
「防災相關」的英語表達
話不多說,現在就讓我們來逐一檢視這些「防災相關」的英語表達吧!
Disaster prevention
「防災」最常見的英語表達即為「disaster prevention」。其中「disaster」是一個代表「(突發性大規模的)災害、天災、大禍、慘劇」意思的「名詞」,而「prevention」則是代表「防止、阻止、預防」意思的「動詞」。因此當兩者組合為「disaster prevention」時,即代表「災害防止=防災」的意思、並可以用來形容「防範地震、颱風…等各種具體災害」的措施、或行動。
例句:
If you read this book, you’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what disaster prevention is.
假使你讀了這本書,你就會明白什麼是防災。
This new system could be used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這個新系統可用於防災。
Shop owners are now required to install fire and other disaster prevention systems.


店主現在被要求安裝消防和其他防災系統。
The new Prime Minister promised to focus on disaster prevention.
新任首相承諾將重點放在防災。
The government should put more money into disaster prevention.
政府應該投入更多資金來防災。
Disaster preparedness
「preparedness」是一個代表「(針對緊急情況的)準備狀態、預備狀態」意思的「名詞」、並帶有「為某種特定情況做好準備」的語意。
它與「disaster prevention」偏向於「預防」的語意不同,「disaster preparedness」更帶有「當災害發生時,所要準備的細項(例如備糧..等)」的語意。
例句:
This website shows some examples of personal disaster preparedness.
這個網站列舉了一些個人防災準備的例子。
Disaster drill
一般來說,「防災」通常會使用以上兩種表達來表現,而「disaster drill」則代表「防災訓練」的意思。

其中,「drill」是一個代表「訓練、操練、練習、演習」意思的「名詞」。例如,「地震的防災訓練」便可說為「earthquake drill」,而針對「火災的防災訓練」則可說為「fire drill」。
這邊順便一提,即使世界中有許多國家、或地區幾乎不會發生地震,但他們仍會在學校中進行「fire drill(火災演習)」喔!
例句:
There will be a disaster drill tomorrow.
明天將進行防災訓練。
Once a year, a fire drill is held in this building.
這棟大樓每年舉行一次火災演習。
An earthquake drill was held at school yesterday.
昨天學校舉行了地震演習。
Hazard map
預測自然災害造成的影響、並將危害範圍繪製成地圖的「危害分布圖」在英語中稱為「hazard map」。其中,「hazard」是一個代表「危險、潛在危險」意思的「名詞」,而「map」則代表「地圖」的意思。

例句:
Let’s check hazard maps around your home.
讓我們來檢查一下你家周圍的危害分布圖。
I checked hazard maps before buying a house.
我在買房之前查看了危害分佈圖。
We just moved here recently. Where can I get a hazard map?
我們最近剛搬到這裡。我可以在哪裡取得危害分布圖呢?
New seismic hazard maps for Taiwan have been produced.
新的台灣地震危害分布圖已經製作完成。
註:「seismic」是一個代表「與地震、地震活動相關的」、或「容易發生地震的」意思的「形容詞」。

發生災害時,應記住的英語短語
接下來,我們將介紹在災害發生時,大家可以使用的一些「實用短語」。
其中,由於這些短語都是「您想與不熟悉中文的人溝通」、或「自身在國外遇到災害」等..情況下相當實用的表達方式。因此我們要請大家務必記住這些短語表達喔!
「描述狀況」的短語
首先,倘若您身處的地方是安全的,便可說「It’s safe here.(這裡很安全。)」。但反之,倘若您受傷、或身體不適的話,便可用「I’m injured.(我受傷了。)」、或「I don’t feel well.(我覺得不舒服。)」來表達。
例句:
A: Are you okay?
B: I’m injured.
A:你還好嗎?
B:我受傷了。
I don’t feel well. Could you call an ambulance, please?

我覺得不舒服。可以請您叫救護車嗎?
「注意提醒」的短語
當大家想「提醒對方注意」時,便可使用「Watch out!(小心!)」、或「Be careful!(注意安全!)」來表達。其中,前者適用於「提醒即將發生的危險」,而後者則適用於「提醒對方要小心潛在危險」的情景中。
此外,當對方驚慌失措、或陷入恐慌時,大家可使用「Calm down.(冷靜!)」、或「Don’t panic!(別慌!)」等短語來請對方保持冷靜。又或者,倘若是需要引導對方前往安全地點、或避難所時,則可以直接說以下這句相當實用的短語表達,「Follow me!(跟著我!)」。
例句:
Watch out!
(小心!)
It’s okay, calm down. Don’t panic.
沒事的,冷靜點。別慌!
Please everyone follow me! It’s this way.
請大家跟著我!往這邊走。
「發生地震」的短語
由於對沒有地震國家的人們而言,當地震發生時,他們可能會「完全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因此您便需要清楚地告知對方「地震正在發生」。此時,大家可使用「An earthquake has occurred.(發生地震了。)」、或「A magnitude of ~ hit + 地點(某地發生了震級為~的地震。)」來告知對方。

此外,倘若是當想提醒對方「保護自己」時,便可使用「Hide under the table.(躲到桌子下面!)」、或「Evacuate to higher ground.(撤離到高地!)」來表現。
另外,「aftershock」則是代表「餘震」的意思喔!
例句:
An earthquake has occurred off the coast of Taiwan.
台灣近海發生了地震。
A magnitude of 4.0 hit the Taipei region.
台北地區發生了震級為4.0的地震。
Please hide under the table near you.
請躲在你附近的桌子底下。


Evacuate to higher ground. Now!
撤離到高地!現在!
There may be further aftershocks.
可能會有更多餘震。
總結
這次文章,我們介紹了幾個與「防災相關」的英語表達方式、並同時分享了在災害發生時實用的「關鍵短語」。
大家身處在台灣,都知道「防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吧!雖然大家在國外旅行、或留學期間中發生災害的可能性不高,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自己可能會遇到各種天災吧!此時,大家若能夠熟練運用這些單字和短語,便能使您在不及之需時,更流暢地使用英語來溝通喔!
請大家務必多次朗讀、並練習這些例句來讓自己能在「關鍵時刻」更自然地運用它們吧!
此外,倘若大家想進一步學習「防災相關」的英語表達、或想知道外國人實際是如何使用它們的話,我們則推薦您嘗試「NativeCamp」的線上英語會話課程。課程中,您可與外國講師進行「一對一」的對話交流。這不僅能使您能進一步練習這次文章中介紹的「防災表達」,甚至還能親自跟講師們討論「自己的防災對策」、「講師在國外是如何進行防災」、以及「台灣與外國人共存時的防災重點」…等話題喔!
我們衷心期望,大家都能充分利用這些課程、並讓自身的英語更上一層樓喔!
免費試聽
填表領取25分鐘真人外師課+英文程度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