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們要介紹如何表達「I caved」。
如果大家是每天努力學英文的人,可能會猜到 cave是指「挖掘」。

不過,這次本篇記事要介紹它另一個含義「妥協」。它經常用在日常對話裡,我們就試著以它作為新短語來運用吧!
I caved 的含義
I caved代表「屈服」「投降」「勉強接受」。
是因為別人的說服而勉強同意去做一件不想做的事。
比如平常沒在做家事卻被要求洗碗,或被同事要求幫忙等,我們只好勉強答應。
「I caved」這個表達方式意外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扎根。
我們一般不會對比自己高階的人表現出不想做的跡象,但卻經常無意中對同等級的人、朋友、家人等表達真實的感受。
I caved 的用法
現在,讓我們看看例句!
大家不一定要用「I」當主詞,可以隨意改變主詞練習造句。
My boss said it to me many times, so I caved.


我的老闆一直問我這件事,所以我只好妥協。
此例句是先提出自己被迫接受的事情,再用逗號分隔並使用介詞「so」,讓整句更合邏輯也較好讀!
但是,如果能將句子連起來並說明妥協原因會更好!
I couldn’t stand the girl’s loud voice, so I caved and bought her some snacks.
我實在受不了這個女孩的大聲喧嘩,只好讓步買了一些零食給她。
這句例句也是先說明妥協原因,但稍微長了一點。
先列出我們因屈服所做的事情,會更容易想像當時的場景。
Because we received a lot of complaints from customers, our boss caved and stopped the services.
由於我們收到大量顧客投訴,我們的老闆妥協並終止了服務。
這是一個可以在商務上使用的短語。投訴增加之後,公司只好做出讓步並採取具體應對措施,這是商務上的套數。
使用 caved的表達
那麼,現在我們來看看 I caved除了「妥協」之外的其他含義!
cave 在字典裡還有以下的意義:

cave:
洞穴、洞窟、鐘乳石、(土地)坍塌
音標及讀法
/kéɪv(美式), keɪv(英式)/
作為名詞果然還是最有名的。由於它有強烈的洞穴、洞窟的含義,相信很多人並不知道它能當動詞。
cave 的動詞變體形式:
動詞:caving(現在分詞) caved(過去式) caved(過去分詞) caves(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
名詞:caves(複數形)
cave 以 e 結尾,因此用在過去式或第三人稱單數時要注意一下。這是一個例外。我們要仔細確認是否可以簡單地添加 ed 或 s。
對話時不用擔心拼寫,但如果是參加英檢、TOEFL、ILETS等考試時,就要特別留意。
近期有若有計劃考英檢等考試的朋友,請務必確認所有詳細的資訊。也建議大家回歸基礎,多多利用英文字典。

既然談到英檢,我們來看一下 cave是屬哪個等級的詞彙。
cave 屬於英檢中級跟高三以上的程度, 相當於 TOEIC® L&R
470分以上。
這跟學測的程度也是一樣的。
I caved「勉強接受」是西洋片裡常出現的台詞,外國人也很熟悉這句話。但它並不屬考試一類的學術單字,而是一個類似俚語的口語表達,因此可能比較不會出現。
如果它出現在考題上,幾乎是指洞穴等名詞。
如果大家想用 cave造句,可以參考下面的片語。請分塊將單字背起來,英文的結構能力也會提升喔!
a stone cave
石洞
an entrance to a cave


洞穴入口
a naturally formed cave in a rock
石窟
a mountain cave
山洞
the mouth of a cave
洞穴入口
to live in a cave
住在洞穴裡
因為是名詞,基本上很容易作為各種組合句。如果要簡單描述 a stone cave 或 a mountain cave,在洞穴前面加上一個形容詞就可以了。
但由於我們平時談論洞穴的機會不多,大家可以嘗試增加使用的機會,比如解釋生活在洞穴中的動物。
像是國中課本經常採用故事的形式來編寫,讓學生更容易記住這些平時不常用的單字。大家也可以回憶一下國中時光,買一些新課本!
跟 I caved類似的英語表達
現在,我們來看看其他和「I caved」雷同的表達吧!既然都學到一個了,就順便學習同義表達也是一個好主意,大家可以常常做替換練習。
總結來說,「I caved」是指「屈服」「妥協」「讓步」或「放棄」等。請試著在腦海中想像這樣的畫面來閱讀以下內容:
give up 放棄
這就是我們說的「放棄」。這是最合理的翻譯,給人的印象是放棄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情,或放棄實現某件事。
I gave up smoking.
我戒菸了。
yield 屈服,遵從,讓步
這給人一種強制性的、或屈服於某種力量的形象。這樣想的話,那麼使用這個動詞的主詞很可能會感到羞辱。
He yielded finally.
他最終屈服了。
surrender 投降,讓步
放棄與敵人或權力鬥爭。現代台灣的「敵人」不多,但權力仍然會限制個人的自由和言論。

這時候它是一個表示無奈認輸的動詞。
We never surrender!
我們絕不投降!
stump 打擾,惹惱
正處於困境。若我們尚未放棄,但感覺只是遲早的事,也可以用這個字。
儘管有可能擺脫困境,但現實並不總是那麼容易。
The issue stumps him.
這個問題讓他困惑不已。
concede 讓步,認輸
運動通常會有明顯的勝負之分,這個字是用在認輸的時候。
比如我們確信自己會贏,但最後卻輸給實力較弱的對手時,就很適合這個字。
此外,在花式滑冰等評判性運動中,必然會出現自己的感覺和裁判的評分不一致的情況,但又不想認輸。
She didn’t want to concede.


她不想讓步。
throw in the towel 放棄,認輸
直譯為「扔毛巾」,所以很容易想像。就像輸掉比賽或對手一樣。
在任何一種體育文化裡,認輸就意味著輸掉比賽,這是可以理解的。
OK! I throw in the towel!
好!我認輸了!
I caved 總結
I caved 是指「勉強接受」。比如最喜歡的選手輸了,或無法拒絕朋友的請求時,都可以使用這句短語。
雖然這片語用起來很方便,但卻帶有不情願的感覺,通常只會用在親密的朋友身上。或用來對付對手。
跟 I caved 類似的表達有很多,建議大家可以多多練習,才能根據情況確定最合適的說法!
免費試聽
填表領取25分鐘真人外師課+英文程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