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裡有很多單字跟同義詞。儘管它們的意思一樣,但語感卻有所差異。
這次,我們就要介紹一些比較特別的表達方式!這些表達在學校可學不到,但卻跟我們唸書時學過的是一樣的意思!只要懂得怎麼用,就會讓我們聽起來是個聰明人!

大家幾乎都是從小開始學英文,所以讓我們更進一步,加強一下現在的英文水準!就從這些聽起來很聰明的詞彙開始吧!
1:Deep dive into
它通常用作短語「do a deep dive into sth」。
意指「深入分析」。這些詞本身就有難度,所以若能用在談話上,聽起來就會很聰明!
能理解這個表達的朋友已經是高階程度了,但很多人在使用上還是有困難。外國人經常使用這句短語,所以大家最好記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不過,這句短語「深入分析」最常用在公司內部,是屬商務英語。比如,公司的CEO就常用這個表達。實際的用法如下:
We need to put together all the data and do a deep dive into it.
我們需要匯總所有數據並進行深入研究。
說白一點,分析的本質就是仔細研究某個物體,並觀察和解剖。所以冷靜思考一下,其實並沒有那麼難。但很奇怪的是,使用這句話卻可以讓我們聽起來很酷很聰明!
2:Get exposure to
「get exposure to」是指「接觸~」,但有時翻成「體驗」會更自然。
這句話代表「接觸並體驗這~」。例句如下:

I always try to get exposure to a lot of work to expand my skills.
我總是嘗試接觸大量的工作來拓展我的技能。
這也是我們在學英文時不太會遇到的表達之一,也沒什麼用到的機會,但如果在工作時會用到英文,就會經常用到,所以應該要記起來。
3:Cascade down
「cascade」代表眾所周知的「waterfall」,但大家要注意一下,它在「cascade down」是用作動詞。
也就是「流向下層」的意思。這個字的字源是「瀑布」,所以我們可以想成訊息像瀑布一樣穩定地流動。請看以下例句:
You just need to communicate that information to Andy and it will cascade down from there.
你只要將這個訊息傳給安迪,它自然會傳給周遭的人。
這時候,與其翻成「流向下層」,不如說「傳給周遭的人」會更自然。
這個畫面是訊息就像瀑布一樣,因此翻譯在對話裡並不是重點。只有在參加多益等筆試時它才重要。因此,只要我們能在腦海裡清楚地描繪出正確的畫面就沒問題了。
像這樣,我們告訴別人消息的時候可以使用這句表達,而對方會再提供更多消息。
4:Gear up
「Gear up」會給人一種「積極準備」的形象。

「prepare」一詞代表做好準備,但它比較像是正在加緊努力、付出更多來做好準備。
Go gear up for your big date.
為你的重大約會做好準備。
一般來說,只要說到「準備」,大家都會想到 prepare 這個單字。但如果想讓自己聽起來更聰明,可以試著在「充分準備」和「一般的準備」之間不時切換。
5:Swamped
這意味著「very busy」。
這個單字適合翻成「我有很多事要做所以很忙」,或給人非常忙碌的印象。它的本義為「沼澤」,所以可以表達出非常忙碌、感覺自己快要陷入沼澤了這樣的語感。
I’m swamped with plans to see other guys.
我有很多要見其他人的計劃。
busy 代表「忙碌」,我們在國中時就學過了,所以用起來很簡單。不過,只要故意換句話說,聽起來就會更聰明。但因為語感上還是有些許差異,大家還是要斟酌一下用詞。
6:Conniption
意指「憤怒、發脾氣」。
有很多單字可以表達憤怒,但這個字可以表達極度憤怒,大家請筆記!

He had a conniption when he found a dent in his bike.
當他發現腳踏車上有個凹痕時,他勃然大怒。
7:Esoteric
意指「秘密的」,但它有更深的意義,就像「只能跟少數人分享的最高機密」。
At first she studied Esoteric Buddhism.
她最初研習的是密宗。
8:Hyperbolic
這個詞可以代表「雙曲線」,也能代表「誇張的」。
This is a hyperbolic style
這是一種誇張的風格。
9:Sycophant
意指「奉承者,諂媚者」。
He is a sycophant.
他是個諂媚者。
10:Vapid
意指「無聊」,但無聊的程度更勝「boring」,所以聽起來較聰明。
This is a vapid novel


這是一本乏味的小說
11:Tedious
這個字也代表「無聊」,但它的語感在於「冗長而無聊」。如果大家能懂得區分使用會更好!
I really hate tedious lectures
我真的很討厭長篇大論的演講。
12:Hamstrung
hamstrung可翻為「肌腱」。但它還有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意思,就是「使受限,或無能為力」。
The teachers were hamstrung by the rude student.
老師們因這個粗魯的學生而感到無能為力。
13:Possibly
相信多數人都很熟悉「Possibly」。它是指「有可能,或許」。
很多人會傾向於用「maybe」來表示「大概」,但在某些方面這可能不太好看。因為「maybe」給人的印象比較像是沒主見或缺乏信心。
另一方面,「Possibly」則代表我們曾經考慮過這個問題,認為這存在一些可能性,因此跟聽者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特別是在美國,如果你是個沒主見的人,大家會認為你很遜。所以身為重視和諧、比較會聽大家意見的台灣人,「maybe」是一個不該過度使用的單字。
這種知識很有價值,因為就算是查字典也很難學到。它讓人意識到了解外國人的獨特感受是非常重要的。也許大家會認為訊息傳達出去就可以了,但要是知道這會降低一個人的自我價值,相信大家會極力避免這樣的情況。
Do you think I look good?-Possibly.

你覺得我看起來好看嗎? ——不是嗎?
翻成中文時,「maybe」和「Possibly」都會翻成「大概」,所以也許到現在大家還不太了解它們之間的語感差異。
14:For instance
也許有些人知道「For instance」跟「for example」是一樣的。
雖然它大部分常翻為「例如」,但如果想聽起來更聰明一點,我們可以說「舉例來說」。
There are so many tourist spots in Taiwan that I haven’t visited yet. For instance, Jiufen.
台灣有很多觀光景點我還沒去過。舉例來說,九份。
15:That’s a good question
這句話其實也可以理解為「I don’t know.」
直譯應該是「這是一個好問題」,但說者聽起來像是正在思考答案。
補充一下,如果回「I don’t know.」,會讓別人以為我們什麼都不知道,所以對外國人來說聽起來也有點彆扭。如果大家經常使用這個說法並能發現它的優點,請從現在開始嘗試不同的用法!
What’s your favourite film?-That’s a good question.
你最喜歡的電影是? ——讓我思考一下。
重新措辭會讓對方覺得我們更聰明!
就算是用相同的英文單字和表達方式,只要稍微改述一下,就可以說出聽起來好像很聰明的句子。
有些東西可能平時沒什麼機會學到,雖然也可以用一般的表達就好,但建議大家可以換個說法,加強自己的英文能力!
免費試聽
填表領取25分鐘真人外師課+英文程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