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也有過,無論在留學期間、還是在國內參加國際交流活動時,對非英語圈國家的外國人,擁有出色的英語能力感到驚訝的經驗呢?
尤其是在語言學校,就算被分在同一個程度的班級,周圍外國人的英語還是說得比您好、並使您喪失自信…可說是非常常見的情況,又或者在公司、或國際派對中,當外國人滔滔不絕地用英語對話時,台灣人卻只能擔任「聽眾」的場面也經常出現吧!

那麼,為什麼外國人的英語會那麼好呢?
這次我們將會針對這個令人好奇的問題,為大家說明其中的原因。
「外國人=英語好」的印象,其實只是先入為主的觀念
首先必須先說,「外國人=英語好」這個印象其實並非事實,而是人們內心先入為主的觀念所造成的。
大家在國外參加團體旅遊時,身邊理所當然會有來自世界各國的外國旅客。其中對台灣人來說,自我介紹這種簡單的寒暄英語通常也沒有什麼問題。但從這裡開始,台灣人和其他外國人之間的差距也會漸漸地浮現出來。
外國人會主動向導遊提問有關觀光景點的事情、或積極地與初次見面的團員就像朋友一樣開心的聊天。反之,台灣人可能連提問都感到害羞,最後只能和其他台灣人用中文交談而作罷。
其中這就像本文開頭所提到的那樣,當您親眼目睹其他外國人的英語說得比您好、甚至說得相當流利時,這種「外國人英語很好」的印象就會深深地烙印在您的心中。
然而,事實上除了台灣人以外,來自非英語圈國家的外國人也同樣覺得學習英語是件很困難的事情。
就像後續文章中會繼續說明的,雖然歐洲使用的語言中,有許多與英語非常相似,但也有像西班牙語系國家的人那樣,以不擅長英語而聞名。
首先就「發音」這點來說,也不能說外國人就比較擅長發音。

雖然台灣話的音節種類相對較少,所以台灣人在說英語時,也較容易產生與原英語發音有所落差的問題,但也正因如此,台灣人比外國人更能分辨出「台灣口音」,而導致自己覺得其他外國人的英語聽起來比較標準。
然而實際上,不管是哪個國家的人在說英語時,都會帶有該國特有的口音。其中這只是因為您是英語能力還在中級以下、或尚未習慣聽母語人士的英語,而難以察覺到這些口音的差異罷了!所以「外國人=英語好」這個錯誤印象,也就是在以上這些情境中,被大家在無意之間建立了起來。
母語與英語接近的外國人
說到「外國人」,我們通常會把所有非台灣人都歸為一類,而在這些人當中,就有許多外國的母語本身就與英語非常相近。
好比其中大家較熟悉的語言就有,德語、西班牙語、法語、義大利語、葡萄牙語…等,都是與英語相當接近的語言。
尤其是西班牙語、法語、義大利語、以及葡萄牙語中所使用的許多單字,在拼法上就幾乎與英語相同、並使得這些母語者、或精通這些語言的人,即使是第一次看到這些英語單字,也能理解它的意思。
甚至,這些「相似的單字」中,多半都是英語中稍微困難的詞彙,所以對於已掌握這些語言的人來說,只要熟悉日常會話,就能輕鬆地學會較高階的英語。
這邊順便一提,「荷蘭語」就是德語與英語的混合語,因此對荷蘭人來說,英語便算是相對容易掌握的語言。也因如此,世界中的荷蘭人也有很多把英語說得相當流利的人。
此外,其他歐洲國家母語也有很多與英語相似的語言,又或者我們從文法上來看,全球相較於中文的文法,與英語文法相近的語言也占了壓倒性的多數。
也有這樣的國家存在……
如上文所述,歐洲的語言與英語較為接近。不過除此之外,還有處於更有利環境的國家。

好比說在北歐國家,他們會以英語播放電影和電視節目、並通常不會進行配音,而是加上字幕。也就是說,字幕是以當地語言呈現,但音聲則維持英語原音。
當從小就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話,耳朵自然會習慣英語、並使人自然而然地學會英語。當然,雖然這還是要視家庭環境而定,但北歐人自小就處於這樣的語言環境中,也無疑是他們相對容易習得英語的原因。不過,在這樣環境中成長的北歐人也有一個意外的傾向,那就是雖然口語流利、聽力很強,但在文法方面卻較不擅長,並且容易犯錯。其中有趣的是,這也是他們以較自然的方式習得英語,而導致的現象。
這邊我們以台灣的英語義務教育為出發點來看,大家難免會感到台灣與國外的差距吧!其實在英語交流中,文法並不是最重要的,即便台灣人在 TOEIC…等框架考試中能拿高分,但在「口說方面」卻往往不及這些身處英語環境中的外國人,而當從這一點上來看時,確實北歐人的確也擁有了明顯的先天英語優勢。
中文與英語是極為遙遠的存在
歐洲語言多與英語相近,且人們接觸英語的機會也比較多。
那麼我們的中文呢?中文可說是世界上與英語距離最遠的語言之一。
英語起源於英國,當我們從地裡位置來看時,會發現台灣與英國的位置相當甚遠。據說位置愈近,語言可能越相似,而距離越遠,就代表了雙方語言也越難相通。
此外從歷史上來看,台灣與中國、日本、韓國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在語言上也有些相似之處。好比說,日語和韓語的文法幾乎一致、中文和日文則能共享漢字,而使很多人在看到漢字時,大多也能大略理解意思。然而,中文和英語之間的關係卻非常遙遠、並使得英語成為一門難以掌握的語言,而這也證明了,國與國的距離確實會對語言學習造成很大影響。
雖然了解這些並不會讓您的英語變得更好,甚至還可能加深「外國人英語比較好」的既定印象,但「距離遠」也不全然是不利。這代表我們除了發音之外,在學習英語時並不太會受到自身母語的影響。
好比說,母語與英語相近的人,容易被自己語言拉走。他們常發生用自國的語音來代替英語、或是將意義相近,但用法不同的單字混淆使用。

此外在文法上,英語文法雖然對歐洲人不難理解,但對母語接近英語的他們來說,也會不自覺地將自己國家的文法邏輯套用在英語上、並犯錯。
反之,對於我們這些幾乎是「白紙一張」開始學英語的台灣人來說,反而不容易犯這些錯誤,且在文法和拼字上都較擅長。
台灣人的性格是阻礙
即便文法和拼字再怎麼擅長,倘若無法開口說出來也無濟於事。
對於剛開始學習英語的人來說,可能會有「覺得自己連文法都不擅長」的想法。
其中文法只要多接觸,自然就會流暢起來,但「說不出口」這一點,就很有可能是因為台灣人的性格所致。
亞洲人整體上較害羞、並傾向於完美主義者。由於大家害怕犯錯,因此也有許多人直到「自己幾乎完美」之前,都不敢開口說英語、也無法自信地說。
反觀其他國家的人就不一樣嘍!他們即便講錯也無所謂,重點是要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並毫不猶豫地說。當他們長時間這樣不斷地開口說英語後,看起來也自然越像是「會說英語的人」、並使會話能力自然跟進。
如此一來,雖然他們都還離「完美」差得很遠,甚至有時還會不小心夾雜自己的母語,但在不知不覺中,他們的英語也慢慢進步了。
其中這與語言的距離無關,而是「性格問題」。所以即便您是亞洲人,只要不怕講錯、勇敢開口,也能像外國人一樣很快地學好英語。

當然,性格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事情,但我們必須說,台灣人應該更有自信地去使用英語!
有些人會因為覺得自己沒有詞彙量、身邊沒有外國朋友、或不習慣跟外國人相處,而對英語產生畏懼。但事實上,您只要靠國中學過的單字,就足以進行基本的英語對話。
其中重點在於,發揮您已知的單字,盡全力想辦法地溝通!而這份「想要表達」的決心才是學習英語時最重要的關鍵!
台灣人不可缺少的「輸出練習」
倘若您已知道自己的個性害羞、或在沒有講得完美之前就無法開口的人的話,基於性格在短時間內難以改變,那就不如先從與英語講師對話開始、並大膽說出不完美的英語吧!
現今網路時代中,我們非常推薦大家使用線上英語會話課程。
其中推薦的原因有很多,像是在「Native Camp」這類平台上,就有來自各國的英語講師可提供大家作選擇。
您可在平台中接觸到不同的口音,以助於您快速適應各種英語的能力。甚至,大家也只要下載應用程式,就能簡單地使用這項服務、並自然地以輕鬆地態度持之以恆的學習英語。
此外,透過與英語講師的對話,不僅可修正錯誤,還能學習到更自然的表達方式、並進而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為什麼外國人英語那麼好? 總結
・「外國人=英語好」只是先入為主的觀念

・母語與英語接近的外國人
・北歐的英語環境完善
・中文與英語距離遙遠
・台灣人的性格是阻礙
・台灣人不可或缺的「輸出練習」
台灣人應該不要太在意外國人,而是對自己所學的英語有信心、並勇於開口,不斷輸出。
大家只要抱持這樣的心態去學習,就再也不會再被「外國人怎麼英語那麼好」的迷思所困住嘍!
免費試聽
填表領取25分鐘真人外師課+英文程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