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這樣說,但是要怎麼說?」
「我不知道用英文該怎麼說…」

大家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有時候是在出國旅行時、在國外留學期間跟朋友聊天時、跟同事或上司討論工作, 或在線上英文課跟講師交談的時候…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發現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
當下是沒時間去查筆記的,所以發現自己陷入窘境時會感到不知所措。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遇過一兩次這樣的狀況:就是無法用英文詮釋一個簡單的中文單字。
在表達這些類型的英文時,舉凡中文的說法或文法等死板的規則都是說不通的。
中文和英文在語感和文化上有很大的差異,因此,牢記短語通常比依賴字面或逐字翻譯來得更好。
這次我們就根據不同的情境,跟大家介紹一些遇到困難時可以使用的會話和短語!
想表達有狀況時
首先,如果有狀況發生,我們可以用以下幾種說法告訴身邊的人:

「I am in trouble now.」
(我有麻煩了。)
「I am at a loss.」
(我很困擾。)
「I have a problem.」
(我有麻煩/問題了。)
雖然可以統稱為「麻煩」,但每個單字都有不同的語感,還是要斟酌使用。
如果處境如此困難,不知道該怎麼辦,可以試著這樣說:
「I don’t know what to do. Please tell me what to do.」
(我不知道該怎麼辦。請告訴我該怎麼做。)
迷路時
其次,在國外迷路大概是最常見的問題了。
「I am lost. How can I get to XX?」
(我迷路了。我該怎麼去XX?)
「Are there any landmarks around there?」
(那附近有沒有任何地標?)
我們有時在台灣也會被外國人問路對吧!
「Go straight three blocks and turn right (or left) at the next corner.」
(直走 3 個街口,在下一個轉角右轉(或左轉)。)

基本上,大家可以像例句這樣任意表達。
如果不認識路,我們可以回:
「Sorry, could you ask someone else?」
(抱歉,你可以問別人嗎?)
「I am a stranger here.」
(我不是本地人。)
在留學或出國旅遊時出狀況
在旅行時搞丟護照或信用卡等重要物品可是一個大問題。
一定要立刻採取行動!
如果護照遺失了:

「I lost my passport. Where is the Taipei Representative Office?」
(我把我的護照搞丟了。台灣駐外辦事處在哪裡?)
「Can I have my passport reissued?」
(我可以重新簽發護照嗎?)
如果遺失了信用卡,可以說:
「Please cancel my credit card immediately.」
(請立刻掛失我的信用卡。)
在機場也可能出現問題,
如果錯過班機,我們可以說:

「I missed my flight. Can I get another flight?」
(我錯過了我的航班。我可以搭其他航班嗎?)
如果是行李未到機場(行李遺失):
「My baggage doesn’t come out.」
(我的行李還沒到。)
另外,要是突然生病了,能在醫院或診所正確表達症狀可是個關鍵。
「I have chills.」
(我在發抖。)
「I have a cold.」
(我感冒了。)
「I may come down with the flu.」
(我可能得了流感。)
在線上購物遇到困難時
大家可能有過在 Amazon.com 等國外網站買東西卻發現品質不佳的經驗。
這時候就必須要求退貨或退款。
「I would like to return the item.」
(我想退貨。)
「Please exchange it with the right item.」
(請換成正確的商品。)

「Could you reimburse me my expenses?」
(能麻煩你退款嗎?)
電話或線上英文課遇到的問題
如果是在電話或線上英文課遇到的問題,通常是因為聽不懂對方說的話。
由於根本看不到對方的臉,只透過聲音交談對剛開始學英文的人來說是一個非常高的門檻。
線上英文課既能視訊又能聊天,但傳統的語音通話確實有難度。
所以,當我們聽不懂的時候,可以說:
「Pardon?」
「Excuse me?」
(請再說一次)
「I couldn’t hear your words. Could you say that again, please?」
(我聽不懂,你能再說一次嗎?)
「More slowly again, please?」
(請再說慢一點。)
「In other words?」
「Could you rephrase that?」
(能重新表達一下嗎?)
等等。
另外,如果不知道該如何正確表達,我們可以問:
「How to say?」
(我該怎麼說呢/才好?))
跟他人溝通不良時
當我們跟別人因意見分歧或缺乏溝通而產生誤會時,就算是說中文也很難順利解決。
因為主要的問題點還是在整體的人際溝通方面。
這樣的情況最常發生在學校或工作等一般的日常。
想解決問題本身就很難了,它不僅限於語言,還有一般的溝通能力。
若要用英文處理這個狀況,就跟用中文一樣,關鍵是要準確地傳達語意。
我們必需表明自己的意圖,不是傳達模稜兩可的言語。
要舉例的話實在太多了,我們在這裡舉一個例子就好。

假設有人質疑我們的行為,讓我們很困擾:
比起
「I apologized to him.」
(我向他道歉了。),
「I did apologize to him.」
(我確實向他道歉了。)
則有更強烈的意義。
這種語感差異在問題一開始出現時就可以說服對方,或避免發生衝突。
假設是老闆非常刻薄等在工作上遇到的麻煩,我們可以和別人討論一下:
不是說
「He is a bad guy because he doesn’t help us.」
(他是個壞人,因為他不願意幫我們。)
更好的說法是
「He pretends to help us.」
(他假裝要幫我們。)
再舉一個例子,假設我們因為被批評而感到苦惱:
與其簡單的說
「I didn’t do so.」

(我沒有。)
不如解釋一下:
「I used to do so, but I didn’t do so this time.」
(我以前也這樣做過,但這次沒有。)
這樣說的話,多少可以給人一種反思的感覺。
其他和時間相關的修飾也不容忽視,我們可以說:
「So far, I can’t do that.」
(目前是不可能的。)
或比較有深度的說法:

「For the moment, I’ll take this way.」
(就目前而言,這是可行的方法。)
另外,當我們聲稱自己是故意的時候,可以說:
「I dared to do that.」
(我是被挑釁才這麼做的。)
「I did that on purpose.」
(我是故意這麼做的。)
等等。
相反地,如果這只是一個簡單的錯誤,沒有任何意圖,可以說:

「I inadvertently made a mistake.」
(我不小心犯了一個錯。)
即便是用中文,我們也應該視情況斟酌用詞。
英文也是一樣,越了解其他更適合的說法和單字,就越能清楚傳達我們的想法。
這樣才能妥善處理好遇到的狀況!
總結
看完本文大家有什麼感想呢?
這次我們介紹了很多可以用在不同情況的短語,但大家不一定要逐字記下來。
精準的措辭當然很有幫助,但更重要的是要能準確並動人地表達自身的感受。
就算發生什麼突發狀況讓大腦一片空白,也要努力用上我們知道的所有的英文單字。

向他人傳達我們的困擾程度才是重點。
如此一來當有狀況的時候,相信別人會非常願意對我們伸出援手!
免費試聽
填表領取25分鐘真人外師課+英文程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