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喜歡酒局嗎?有些酒局是私人的聚會,有些則是工作上的應酬。
這在台灣來說是一個備受重視的場合。

那麼,海外的酒局是怎麼樣的情況呢?這次,我們就來介紹海外的酒局以及在酒局上可以使用的英語表達!
酒局上的英語表達
假設今天大家和外國人一起去喝酒,或在國外參加酒局時,有哪些片語可以使用呢?
我們先把以下片語記起來!只要實際運用過後,相信大家對自己英文能力的進步會非常有感!
點飲料的片語
既然是酒局,就一定會點食物跟飲料。我們可以這樣說: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你想喝點什麼?
這是我們開頭的第一句話。
先問對方想喝什麼,不是先說自己。
What would you like~? 代表「你想要什麼?」「什麼比較好? 」。
當然,國外的菜單和酒類跟台灣是不同的,所以建議大家先觀察一下對方點了什麼東西,再慢慢記住有哪些不錯的。嘗試一些當地的酒類,了解一下當地的大小事也是很有趣的!

I’ll start with a beer.
我先喝杯啤酒。
台灣很常說「我們先~吧!」。
這裡的「先」可以用 I’ll start with~ 來表達。直譯為「我從~先開始!」。
這可以用未來式的 will 來表達。介詞 with 是個標準文法建議大家可以背起來。
怎麼說「乾杯!」?
在酒局中一定會喊的「乾杯!」口號,也可以用英語呈現。
Cheers! 「乾杯!」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典型的乾杯口號。跟中文一樣可以用一個字就快速說出來。
Bottoms up! 「乾杯!」
其實這也代表「乾杯!」。有趣的是,它的直譯應該是「舉高底部」。這是由於舉高裝滿啤酒等的玻璃杯底部來敬酒的緣故。
Here’s to the weekend! 「敬週末!」
我們尤其常在外國電影裡聽到「我們為什麼要乾杯?」這樣的對話,這時候可以說「Here’s to~」這個片語。
舉杯慶祝喜事是個傳統,即便只是芝麻小事也可以慶祝!

光是這樣也會讓整體氣氛充滿希望!也許週末我們可能會有很多舉杯慶祝的機會,所以一定要把這句記起來!
不能喝酒要怎麼說
難得的酒局固然很好,但萬一我們要開車,該怎麼告訴對方「不能喝酒」呢?
如果不說清楚的話,最後我們可能還是會被人灌酒,所以還是要明確表明立場!
I have to drive home today so I can’t drink.
我今天必須開車回家,所以不能喝酒。
如果想據實以告,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必須= have to」,這是我們在國中時學過的表達,這不太難相信大家可以馬上說出來。在 have to 的後面加上連接詞「so」則表明立場。
I can’t drink because I have to drive home.
我不能喝酒因為我要開車回家。
這句只是改變了詞序的順序而已。大家注意到這個差別了嗎?
前面的例句是先陳述原因再加上結論,但後面的例句則是先陳述結論再補充原因。

說明原因的時候,because 是一個典型且容易使用的連接詞,所以也非常容易記住。
喝多了要怎麼說
喜歡喝酒雖然沒問題,但如果喝太多開始覺得有點不舒服,那該怎麼辦?
身體不適還要說外文可能有難度,所以如果自認是容易喝醉的人,還是先把以下表達先背起來!但最重要的還是別喝太醉…
Sorry, I think I’ve had too much to drink.
對不起,我想我喝太多了。
這有點像亞洲式的說法。因為喝太多所以跟對方道歉。我們可以用過去完成式來表達。
I’m starting to feel sick!
我開始覺得不舒服了!
「覺得噁心、不舒服」可以說「feel sick」。想吐或乾嘔時就可以用這個說法。
可以的話最好還是別遇到這樣的狀況!但如果我們什麼都不說就去洗手間,可能會讓對方擔心,所以像這樣簡單地交代一下會比較好。
台灣跟海外的酒局氛圍有什麼不同?
那台灣跟海外的酒局氛圍有什麼不同呢?

如果我們帶著在台灣喝酒的印象去參加國外的酒局,可能會對彼此的文化差異感到驚訝。但要是一開始就意識到兩者之間不同的概念,不僅可以開拓自己的視野,也會成為一個更有國際觀的人。
國外的做法是公私分明
海外雖然國土遼闊,很難一概而論,但歐洲似乎有很多國家並不是以商業為目的而舉辦酒局。
因為他們「不希望私人時間被工作奪走!」
這幾年台灣也出現了類似的趨勢。尤其是年輕人更不解為何要一直跟老闆待在一起,而且實際上不參加酒局的人也越來越多了。這個想法跟外國人其實是一樣的。
我們在工作時確實不好問同事的私事。
酒局的目的就是為了疏通人際關係,讓工作更順利。但如果和不喜歡的人一起喝酒,外國人很難理解我們為什麼要做自己討厭的事。
國外的觀點認為將私人時間跟工作時間混為一談是不合理的。
他們確實會偶爾跟老闆、同事出去喝酒。不過,這並不是工作上的酒局,而是老闆偶然成為私交不錯的朋友,所以才會考慮一起去喝酒。
國外沒有什麼尊稱文化,因此在國外交朋友可能相對容易。而且常使用尊稱可能會讓人留下不好親近的印象。

所以,國外的酒局可以說完全是私局!多數人並不會因為工作原因而出席。
如果要去也是和自己喜歡的人一起去,他們絕對不會考慮出席自己不喜歡的酒局。對年輕人來說,這應該是很容易生活的文化。
在國外喝酒要注意的事項
為了避免被當成不懂看臉色的人,只有身臨其境才能了解這些文化差異,但只要先了解一下,我們就比較不會犯錯。
談工作 NG!
剛說到國外酒局的理念之一就是公私分明。
同樣地,在酒局上應盡量避免談論工作,這也被認為是一種禮貌。
我們一般會在下班後直接去喝酒,但外國人通常會回家打扮一番,準備好後再出門。
這不是工作時間,而是私人時間。因此,他們通常不會抱怨工作或討論生意,而是談論週末計劃或個人愛好等私事。
聊工作不一定是壞事,但如果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海外酒局,最好先觀察一下其他人在做什麼,然後再考慮要聊些什麼。等對方先起頭主導談話也許是個好方法。
喝醉也 NG!
大家是否曾在酒局上喝得爛醉?

其實,如果是個老闆在場的酒局,不管是不是私人時間,喝醉都不是一件好事。
台灣的酒局至少比較輕鬆,就算喝的有點醉大家也是可以接受的,甚至被認為是一件趣事所以還不錯,而且可以看到大家在工作上不為人知的一面。
然而,有些外國人對喝醉的人是很反感的。如果想跟朋友一起盡情喝酒,一定要注意時間、地點和場合,因為這正是備受重視的私人時間。
有些人在喝酒時會犯錯,但在國外可是會影響到工作的。讓我們做個自律的人,再出席酒局吧!
總結
讀完本文,大家有什麼感想呢?
多學一些片語沒有壞處,除了自己用之外,還能避免聽不懂別人說的話。
如果在酒局上無法溝通,會對我們的精神造成很大的壓力。
另外,了解國外的飲酒文化也能幫助我們保有正確的禮儀。國外的做法是公私分明。
台灣人熱衷於討論自己不喜歡的老闆或工作。這對外國人來說也是不可思議的。

工作上的酒局對某些人來說可能也不錯,但小編認為喝酒還是要跟喜歡的人一起才有意思。能體驗一場海外風格的酒局也是很有趣的!
免費試聽
填表領取25分鐘真人外師課+英文程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