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要來聊的是「英文口說能力無法進步的原因」,同時也會分享如何有效學習。
對英文學習者來說,提升口說能力向來是一個不斷追求的目標,那麼有沒有哪些技巧是可以讓學習事半功倍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英文口說能力無法提升的原因
口說能力無法提升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難以養成用英文對話的習慣」。既然無法把它習慣化,自然無法流暢地表達。
而因為無法隨心所欲地把想法化為句子說出來,在準備英文口語測驗的時候就很容易遇到瓶頸,又或者是就算有機會和外國人交談,也難以即時反應,錯失大好的練習機會。
就算是略有程度的英文學習者,如果沒有刻意練習,遇到這些場合往往也只能擠得出幾個單字,或是簡單用幾句招呼語蒙混帶過,實在非常可惜。
初學者無法提升英文口說能力的原因
在此先讓我們分析一下初學者「無法提升口說能力」的幾個代表性原因。
1、開口練習的次數太少。這點很容易理解,正是因為不習慣,自然也就不敢開口。
2、不知道該說什麼。
3、就算有想講的內容,卻不知道如何組織句子。
4、找不到適合的單字或詞彙。
5、文法基礎薄弱。
具一定程度的英文學習者無法提升口說能力的原因
有些人已經學習英文一段時間,英文也算是到達一定程度,卻仍然對自己的口說能力很沒有信心,這又是為什麼呢?

1、文法基礎不夠紮實,因此無法組織完整句子。
2、字彙量不足,表達受限。
3、英文聽力尚待加強,因此在對話過程中難以確實理解對方說的內容,自然無法作出回應。
4、發音不夠正確,導致對方難以理解。
5、片語、慣用句型認識得不夠多。對外國人來說,片語和慣用句在日常溝通中佔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如果學習者在這方面的知識不足,就會大幅降低溝通效益。
開口練習的次數太少
相信各位都有和幼童互動過的經驗吧?對這些孩子來說,雖然所知字彙量有限,卻從來不會畏懼溝通。
他們不只在家裡靜不下來,通常也不會畏懼和陌生人交談。在學校裡,更是時時刻刻纏著老師問東問西,或和朋友談天說地,可說是不放過任何可以交談的機會。試想,如果每個人都用這種方式學習英文,口說能力的提升絕對立見成效。
總而言之,一般認為口說無法進步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開口練習的次數不夠」,而和英文程度的高低並沒有什麼相關性。雖然話說回來,成年人通常不會習慣和陌生人隨便搭話,但如果想要提升英文能力,「積極開口」絕對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之一。
單字和文法基礎不足
文法是所有語言的基礎,如果不了解正確的文法結構,就沒辦法組織出有意義的句子。
舉例來說,也許你昨天在一間餐廳體驗到了很好的用餐經驗,可能就會迫不急待地和朋友分享,告訴他們說:「我昨天去餐廳吃了義大利麵,真的超好吃的」,而這個句子就是由各種單字和文法結構所組成。

因此,任何句子都少不了單字和句型結構。
以剛才的例句來說,雖然它是中文句子,同樣可以拆解成單字和文法結構。為各位說明如下:
「我(主詞)」「昨天(時間)」去「餐廳(地點)」「吃了(動詞)」「義大利麵(受詞)」,真的「超(程度)」「好吃的(說明)」
如果把這句話的單字順序或結構稍加變化,可能就會變成完全不一樣的意思,這就是學習外語最容易遇到的問題之一。請看下面這個調整後的句子。
「我」去「昨天」「餐廳」「義大利麵」「吃了」,真的「好吃」「超級」
這句話是不是完全不合乎我們的溝通邏輯呢?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英文。以同樣一個例句來說,它的英文翻譯是
「I (主詞)」「ate (動詞過去式)」「spaghetti (義大利麵)」「last night(時間副詞)」「at(介系詞)」「a(冠詞)」「restaurant(地點)」.「It(代名詞,指義大利麵)」「was (be動詞過去式)」「really(程度)」「good(說明)」.
這個英文句子裡面包含了單字、語法、時態,只要有任何一個部份出了差錯,意思可能就會改變。因此筆者才會再三強調字彙量和正確文法是構成句子的最重要元素。
當然,有時候細微的文法錯誤可能不至於造成嚴重的問題,例如就算是把時態搞錯寫成「I eat spaghetti」,對方應該還是能理解意思。不過身為英文學習者,還是要盡量追求正確性,才能有效提升口說能力。
句子的表現張力不足
想要達成有效溝通,重點在於必須具備足夠的單字量。我們都知道說話的時候,如果想要引起對方興趣,就必須盡可能以生動、豐富的方式來呈現,這當然適用於所有的語言。不妨設想一個情境,今天你和外國友人一起去了一間從來沒去過的餐廳用餐,而且吃得非常盡興,於是在離開前,你們針對餐點彼此分享了看法。
枯燥、無趣的對話方式
自己:真好吃。
外國友人:對啊!真的很好吃。
用詞豐富、生動的對話方式
自己:這間餐廳的食材全部都很新鮮好吃。像是沙拉裡面的生菜清脆爽口,淋上甜甜的沙拉醬,再加上檸檬提味,真是開胃。而且上面還有各種不同顏色、種類的豆子點綴,光是用看的就很享受,更不用說還可以聞到香草的香氣,這實在是我到目前為止吃過最好吃的沙拉了,今天真是不虛此行。


外國友人:我完全同意。本來就聽說這家店的評價很好,而且份量適中,今天吃完這頓飯之後,真是迫不急待要再回來嘗試別的菜色了。我一定要馬上把它列入我的愛店名單。
這兩則對話範例可以清楚看出哪裡不同。以第二則來說,說話者從生菜本身的「新鮮度」開始描述,接著又用「開胃」來強調沙拉醬的美味。另外又仔細說明「不同顏色種類的豆子」所造成的「視覺效果」,以及香草的「香氣」。最後再加上自己的總結,把它評價為「最好吃的沙拉」,並補充「不虛此行」,再再都讓整段話顯得非常有內容且描述生動。
簡單來說,這就是所謂有溫度的溝通,而這些都必須建立在紮實的英文能力之上。
錯誤的發音
很多人會忽略正確的發音對於提升口說能力的重要性。其實,如果沒有好好練習發音,不只口說部分,就連整體英文能力也很難獲得提升。
相信一定有人有過這樣的經驗,難得出國旅行,卻因為發音不標準而鬧出笑話,例如點了「起司(cheese)」口味的歐姆蛋,送上來的卻加了辣椒(chili),或是就算不斷重複同樣的句子,對方還是完全聽不懂,只是一臉疑惑地回答「Sorry?」。遇到這種情況,雙方都會感到相當挫敗。
因此發音的正確性也是提高英文聽力、口說能力的其中一個重要條件。
初學者尤其受用的口說能力培養技巧
學會音標、發音規則
想要提升口說能力,建議先了解清楚什麼叫做音素(English phonemes)。
英文單字是由字母所組合出來的,每個字母都有各自的發音規則,而且在不同情況下,就算是同樣的字母也可能出現不同的發音。把這些規則弄清楚,才能夠提升英文能力,所以學習看音標和認識其發音規則是很重要的。
建議好好利用Cambridge線上辭典等各種資源,來學習單字片語的正確發音。
Cambridge線上辭典的網址如下:

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pronunciation/
加強中學程度的文法
想要強化口說能力,也不能忽略文法基礎的重要性。建議至少要確保自己已經具備中學程度的文法能力,以「說的句子足以讓對方理解」為目標來練習。
養成用英文自我對話的習慣
想要說得一口流利英文,就必須有足夠練習,而養成用英文自我對話的習慣就是一個增加練習次數的不錯方式。只要平常多培養用英文思考的能力,對於造句或是提升口說能力都會很有幫助。
結交外國朋友,練習會話
另外一個加強口說能力的好方法是積極結交外國朋友,增加對話練習的機會。現在科技進步,就算在家裡透過網路也可以交朋友,因此可以花點時間尋找自己喜歡的社群軟體或其他交友類應用程式,善用科技的便利性來加強英文能力。另外,也可以考慮搭配有語音辨識功能的軟體來做為學習方式之一。
報名線上英文課程
報名線上英文課程也是一個增加口說練習的推薦管道。線上課的好處多多,除了時間上的彈性更高,也可以自己挑選喜歡的老師或課程主題,讓學習變得更有效率。
只要能夠定期和自己喜歡的外師進行口語對話練習,口說能力一定會進步神速,說不定你還會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期待每一堂英文課的到來!
當然,英文線上課程平台五花八門,不過筆者相當推薦「NativeCamp」教學網站,不但功能齊全,學習資源豐富,費用也相當合理。每個月只要花費固定支出.就可以和來自世界各自的外籍講師練習一對一生活會話,可說是相當值得。
它的網址如下:

學習英文的自然發音技巧
除了學會看音標之外,筆者也相當推薦學習自然發音。建議自行搜尋英文母語人士所製作的自然發音教學範本,並重複練習,培養看單字就能讀出來的口說能力。只要掌握自然發音技巧,對聽力也會很有幫助,可謂一舉兩得。
看影片學英文
現在資訊發達,就算不是透過電視、電影,也能夠在Youtube等網路平台上找到很多英文影片。其中一種學習法就是透過模仿影片中的台詞來加強口說能力。
透過影劇作品內容,不只可以學習各種生活中的實用會話,還可以了解外國人的文化和生活習慣。建議在模仿台詞的過程中,還要仔細觀察說話者的語氣和表情,來確保資訊傳達的完整性。
看Youtube影片學英文也是一個很受歡迎的方式。筆者特別推薦「來和加拿大人鮑伯學英文」這個教學頻道,內容豐富有趣,絕對值得列入學習的資源名單。
Learn English with Bob the Canadian的網址如下: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JJTxA36ZPNTJ1WFIByaeA
總結
以上就是關於口說能力無法提升的原因,及各種有效學習法的完整介紹。簡單來說,想要讓口說能力有所進步,最重要的就是不斷重複「自我實力充實和開口練習」這個過程,並且要確保具備足夠的文法基礎及字彙量。
實際練習口說的管道有很多,你可以參考線上英文課程、語言學習應用程式、或是尋找提供語言交流的咖啡廳等等,第一步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接著就是積極去和外國人進行對話交流,如此一來,口說能力自然會獲得提升,也會讓你更容易走向國際。
免費試聽
填表領取25分鐘真人外師課+英文程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