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大家今天來聊聊一個我最近摸索出來、還挺有意思的話題——實務經驗英文。話說前陣子,我不是一直在琢磨怎麼更好地跟國際接軌嘛這不,就一頭扎進英文這片汪洋大海裡。
一開始,我是這麽想的,這不就是把中文翻譯成英文嘛有什麽難的?結果,現實狠狠地打我的臉。這英文簡直就是另一套思維方式,跟中文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最開始,我主要是在找工作,當然目標是外企的那種,大家都懂的,外企嘛體面一點待遇也好一些。然後我就去參加一些線下招聘會,其中不少外企,我就想試試看,結果在自我介紹(self-introduction)這個環節就卡殼。我尋思自我介紹這有啥難的,不就是我是誰,我多少歲,我來自哪裡這些嗎?結果人家外企根本不care這個,反而是問我性格咋樣,工作裡有啥優勢,過往有啥成就。這下我就傻眼,根本不知道咋回答。
後來我就報個線下英語培訓班,從頭開始學起,一點一點地啃。記得有一次,老師讓我們練習「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我一開始還挺自信的,覺得自己發音還不錯,結果一讀起來,那個語速,我自己都聽不清。老師說我這語速太快,得放慢點,讓別人聽清楚。我就開始練習慢讀,把每個單詞都咬清楚。
然後就是「工作經驗」(work experience)這塊。我原本以為,只要把過去做過的事情列出來就行,結果發現根本不是這麽回事兒。人家看重的是你在工作中學到什麽,解決什麽問題,取得什麽成果。我得重新梳理自己的工作經歷,把那些閃光點都挖掘出來。
而且外企的面試官很喜歡問你過往的一些工作經歷,例如:
- “What kind of work are you doing now?”(你現在做什麽工作?)
- “你能不能說說你的工作業績?”(你能不能說說你的工作業績?)
- “Do you have any work experience about this field?”(你有沒有這個領域的相關工作經驗?)
如果是還沒有工作經驗的學生的話,他就會問:
- “right now i‘m still a s”這個時候你就可以說你現在還是一個學生。
這個過程,真的是痛苦並快樂著。痛苦的是,要改變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去適應另一種語言的邏輯;快樂的是,每攻克一個難關,都感覺自己離目標更近一步。雖然現在還不能說很流利,但我已經能用英文跟外國朋友聊天,也能看懂一些英文文檔。這感覺,就像打開一扇新世界的大門,看到更廣闊的天地。最主要的是現在簡歷關過,也能聽懂外企面試官的一些工作相關的問題,希望後續的面試能夠順利!
我想跟大家說的是,學習英文,尤其是實務經驗方面的英文,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能有所收穫。咱們一起加油!
免費試聽
填表領取25分鐘真人外師課+英文程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