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文章,我們將解說「失落感」的英語表達方式。
文章中除了會介紹「失落感」的意思和相關用語來提供大家參考之外,文後還分享了一些適合激勵「低落人士」的英語短句。請大家務必記住、並默念它們來幫助您恢復好心情喔!

關於「失落感」
首先,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失落感」究竟是什麼樣的感覺。「失落感」意指「內心彷彿空無一物的痛苦感受」。
當大家產生「失落感」時,可能會導致您「對任何事物失去興趣」、「對一切行動感到厭煩」,甚至出現「食慾不振」、「睡眠困難」、或「心理狀態呈現低迷」等症狀。
據說,導致「失落感」的原因通常涉及以下三種情緒:
責怪自己的情緒
責怪他人的情緒
責怪失去的人的情緒
首先,「自責」便是一種負面情緒,因此過於有強烈責任感的人也未必是件無庸置疑的好事。第二種「責怪他人」則是會讓自己內心更空虛,而最後的「責怪失去的人」則可能是因心靈受到巨大的衝擊而產生出「失落感」。
feeling/ sense of loss
「失落感」的英語表達方式為「feeling of loss」、或「sense of loss」、並直譯為「失去的感覺」、或「失去的知覺」的意思。
其中,由於兩者意思相似,因此大家可自由地選擇使用它們。
He must have a feeling of loss, so we should leave him alone.


他一定有失落感,因此我們應該讓他一個人靜一靜。
類義詞介紹
以下我們將介紹一些「失落感」的類義詞。
倘若大家能記住這些「類義詞」表達方式的話,將有助於您提升自身英語能力喔!
虛無感 void
「虛無感」的英語表達為「void」。當大家在辭典中查詢「viod」時,可得知它常見的解釋爲:
空虛感、空白、失落感;(應有之物的)缺失、失去
Mary experienced a void when she saw the accident.
瑪麗目睹那場事故後,她感受到一陣虛無感。
「void」不僅能用於描述「人的情緒」,也可適用於「物理上的空無一物」。此外,它的類義詞「blank」、或「emptiness」就是更偏向「物理上的空無一物」、「空虛」、「空曠」語意的詞彙。
另外,當「viod」作為「形容詞」使用時,是代表「不合法的、無效的」意思。大家可以一併記住它。
空虛的感覺 feeling of emptiness
當大家想表達「空虛的感覺」時,可使用「feeling of emptiness」來表現。它適用於描述「突如其來的悲傷」、或「無所作為的情緒」。
如上述所見,「emptiness」代表「空曠、空無一物」的意思。但或許大家會對「emptiness」代表「空的」意思的「形容詞形式,empty」更熟悉也說不定。
I’ve lost almost all my money… I’m crushed by the feeling of emptiness.

我幾乎失去了所有的錢…我被那空虛的感覺壓垮了。
匱乏感 a sense of scarcity
「匱乏感」的英語表達方式為「a sense of scarcity」,其中名詞的「scarcity」代表 「不足、缺乏、短缺」、或「缺稀」的意思。
倘若大家覺得「匱乏感」的中文翻譯不適當時,也可使用「缺稀感」、或「不足感」來翻譯它。
Have you felt a sense of scarcity when you’re searching for a job?
當你在找工作的時,你是否會有種匱乏感?
空虛感 emptiness
當大家想表達「空虛感」時,可以使用「emptiness」來表現。它是一個適用於描述「內心一片空白狀態」的表達方式。
It’s very important to try not to feel a sense of emptiness if you want to live happier.
假使你想要活得快樂,盡量不要讓自己有空虛感是非常重要的。
若有人問您「空虛感(emptiness)」與「虛無感(void)」的區別時,大家是否能立即回答得出來呢?
簡單來說,「空虛感(emptiness)」是因缺失某物而產生的空虛心情,而「虛無感(void)」則是無法從事物中找到任何價值,而產生的空虛感受。因此,雖然兩者都與「空虛」有關,但產生的原因卻略有不同喔!
例如,若有人因失去寵物而「苦於空虛感(emptiness)」時,是表示「對寵物的失去感到空虛」。但若是「苦於虛無感(void)」時,則是「因失去寵物,而對所有事物失去價值感」的意思。
希望以上這些解釋,能幫助您更精準地掌握這兩種英語表達方式喔!
順便一提,「空虛感的感覺」、或「虛無感的感覺」在中文裡的語序其實並不正確。由於它們類似「從馬上摔下馬」這樣有「語意重複」的問題。因此,我們會建議大家使用「抱持空虛感」、或「有虛無感」等…更恰當的動詞來搭配使用。
但是在英語中,無論是「空虛感」、或「虛無感」,大家卻都可以表達為「feeling of emptiness」、或「sense of void」喔!
以下讓我們來看看它的相關例句:
When people are struggling with a feeling of emptiness, they usually tend to make mistakes.
當人們在空虛感中掙扎時,他們通常容易犯錯。
「are struggling with~」代表「在~掙扎」、或「被~所折磨」的意思、並經常被使用於描述「在病痛、或困境中」的情景中。
重拾好心情的名言
接下來,我們將介紹幾句英語短句。
其中,它們都是能幫助您在有「失落感」、或「虛無感」時,重新振作的英語短句喔!
不斷犯錯的人生,不僅比無所作為的人生更光榮、且更有價值。
— 喬治·班納德·蕭(愛爾蘭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政治家、教育家)

A life spent making mistakes is not only more honorable, but more useful than a life spent doing nothing.
― George Bernard Shaw
上文中「honorable」對應的中文翻譯為「光榮」。
由於此句的「主詞」稍長,因此可能會讓大家感到有些複雜。但其實句型即為「A life spent making mistakes(主詞)」 +「is(動詞)」。
此外,句末使用的「than」則用於比較後面的「a life spent doing nothing(無所作為的人生)」。
雖然根據「犯錯的內容」,可能會導致結果有所不同。但在大多數時,我們似乎也真的都能「從失敗中學到成功!」。因此,它是一句十分適合在「因失敗而到沮喪」時,使用的魔法短句喔!
在通往成功的途中,你總是會經歷失敗。
― 米基·魯尼(美國演員、歌手、藝人)
You always pass failure on the way to success.
―Mickey Rooney
「failure」代表「失敗」的意思,而「on the way to ~」則代表「在通往~的途中」的意思。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自己就曾在中學英語課本中就學過「on the way home」代表「回家的途中」的意思了呢!
此外,大家也可以發現這句話的概念與中文理念相通。而這也印證了人類思考的共通性正為「沒有失敗便無法成功」!
不斷嘗試,不斷失敗。但別在意,再次嘗試,再次失敗。這次,你會失敗得更好。
― 塞繆爾·貝克特(愛爾蘭劇作家、小説家、詩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Ever tried. Ever failed. No matter. Try Again. Fail again. Fail better.
― Samuel Beckett
這段簡短的短句透過簡潔有力的方式傳達出一種積極的態度。其中「fail better」代表 「失敗得更好」的意思,它將「失敗」的負面印象轉化為「正向的意義」。而「no matter」則代表「沒關係」的意思、並展現出一種不懼失敗的勇敢心態。
「總結」
大家記住「失落感」的英語表達方式了嗎?
英語有許多像「loss」和「emptiness」這樣相似意思的詞彙,我們非常建議大家可以作為「類義詞」來一併記憶它們。
正因為我們時而會有這些負面的情緒,倘若大家能積極地學習這些短句、並在內心默念的話,不僅有助於您調整心情,也能同時兼顧英語學習喔!
免費試聽
填表領取25分鐘真人外師課+英文程度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