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能用英語正確地說出1月到12月以及星期一到星期五嗎?
「月份和星期幾經常出現在日常對話。

這是基礎中的基礎呀!國中就學過! 」
應該很多人是這樣想得。但突然被問到
「11月怎麼說?」
「星期一是Monday,所以星期三是…]
這些問題大家有想過嗎?
這次,我們要幫助大家完美地記住英語的月份和星期幾!
趁這個機會機讓我們的頭腦重新掌握它!
用英文寫日期吧
首先,我們來看看現代曆法的起源、名稱由來,也會介紹個別記憶的方法。
〇星期幾〇

禮拜一 Monday
禮拜二 Tuesday
禮拜三 Wednesday
禮拜四 Thursday
禮拜五 Friday
禮拜六 Saturday
禮拜日 Sunday
〇月份〇

1月 January
2月 February
3月 March
4月 April
5月 May
6月 June
7月 July
8月 August
9月 September

10月 October
11月 November
12月 December
〇日期〇
1 first 2 second 3 third
4 fourth 5 fifth 9 ninth
10 tenth 12 twelfth
17 seventeenth 20 twentieth
23 twenty-third 28 twenty-eighth
30 thirtieth 31 thirty-first
英文日期的順序?
用中文表達日期時,通常是按照這個順序
年 → 月 → 日 → 星期幾
例)2024年11月11日星期一
如果是英語,可以使用相同的順序嗎?
實際上翻譯成英文,順序是顛倒的
星期幾→日→月→年
例)Monday, 11th November, 2024

星期幾的名字由來?
正如我們現在看到的,1月有1,是first不是one,每個月都有一個名稱。
那為什麼要這樣稱呼呢?
答案可以追溯到古羅馬帝國時代。
曆法的起源是公元前後羅馬帝國制定的儒略曆,現代月份和星期幾的名稱就是由此而來。
① 當前曆法的由來
1582年,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採用了公曆The Gregorian Calendar,從而形成了現在的日曆形式。
在此之前,儒略曆從西元前 46 年開始啟用並長達1,500 多年。
然而,由於閏月計算的差異,無法在正確的日子慶祝基督的重要節日「春分」,因此教宗將日曆改為更準確的公曆。
目前將1年當中1月到12月的月份劃分是基於儒略曆,其名稱也一樣。
這些月份和星期幾是以在儒略曆建立之前所崇拜的諸神命名的。

其中許多是以羅馬帝國及週邊地區流行的希臘和羅馬神話神靈命名的。
不過,並非所有月份都是對應神的名字;7月和8月是真實的偉人的名字,九月是第七個月,十月則是第八個月..像這樣按照順序等等。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月份的名稱由來!
②曆法與神明
那麼,每個月和星期幾是分別對應什麼神呢?
我們也來看看他們在羅馬人和周圍部落扮演了什麼角色。
1月 January
雅努斯(Janus)
在羅馬神話中,雅努斯是負責控制天堂之門。
雖然只有一個身體,但祂卻有兩張臉,一前一後,呈現出兩面神的模樣。

據說祂可以同時看到事物的裡和外。
祂是連結過去與未來、並控制時間的神,據說臉的一面是展望未來的年輕臉孔,另一面則是回顧過去的蒼老樣貌。
作為連結歲末年初之門的守護神,1月也成為了雅努斯之月。
2月 February
費布魯斯(Februus)
對羅馬農民來說,3月到12月適合耕種,1月和2月則是休耕期。
所以,本來1月和2月是沒有區別的,後來才又分為1月和2月。
這個時期被稱為死亡季節。
因此,它被命名為費布魯斯,據說它具有贖罪和淨化死者靈魂的力量。
順帶一提,古羅馬在每年2月都會舉行追悼會來專門紀念2月,稱為Februaria。
3月 March
瑪爾斯(Mars)
瑪爾斯被認為是戰爭和農業之神。
對羅馬人來說,3月是1月和2月的假期終於結束的季節,要重新開始農耕和軍事活動。
因此,他們供奉瑪爾斯,向祂祈求五穀豐收、戰爭勝利。
4月 April
阿芙羅黛蒂(Aphrodita)
阿芙羅黛蒂是來自希臘神話中愛、美和性的女神。

在羅馬神話中,相當於維納斯。
4月對羅馬人來說是個美的季節,美麗的花朵爭奇鬥豔,植物冒出新芽。
對美神阿芙羅黛蒂來說,這無疑是完美的季節!
此外,拉丁語「Aprilis」的意思是「(花)開」。
5月 May
瑪雅(Maia)
瑪雅被認為是生育女神和春天女神。
現在的國際勞動節,就是五一勞動節,是一個獻給瑪雅並慶祝春天到來的節日。
據說,每年這個時期,正是農耕季節如火如荼的時候,人們向瑪雅祈求大自然的重生和芳醇。

在希臘神話中,她跟天神宙斯生下了荷米斯。
6月 June
朱諾(Juno)
在羅馬神話中,她是天神朱比特的妻子,在希臘神話中,她則是天神宙斯的妻子,並育有一子海格力斯。
因為受到宙斯不忠本性的折磨,她對許多女神和人類婦女感到憤怒,並在神話中多次表現出殘忍的一面。
7月 July
尤利烏斯·凱撒(Julius Caesar)
7月是儒略曆的製定者尤利烏斯·凱撒的出生月份,因此7月以凱撒的名字命名。
8月 August

奧古斯都(Augustus)
8月以奧古斯都命名,因為它是凱撒的養子、羅馬第一位皇帝屋大維奧古斯都的出生月份。
9月 September
9月不是以神的名字命名,而是指「第7個月」。
前面我們說過,在古羅馬,1月和2月是假期,所以從3月開始算起是第七個月。
10月 October
意思是第8個月。
順帶一提,章魚有8條腿,所以叫Octopus。
11月 November

意思是第9個月。
12月 December
意思是第10個月。
接下來是星期幾的部分。(括號內為縮寫)
星期一 Monday(Mon.)
露娜 Luna
據說星期一是源自羅馬女神戴安娜,她等同於月神露娜。
因此「Moon + Day」將變成Monday。
星期二 Tuesday(Tue.)

提爾 Tyr
在日耳曼神話中,提爾被尊奉為戰神,星期二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據說祂相當於羅馬神話裡的火星。
星期三 Wednesday(Wed.)
奧丁 Odin
北歐神話中的最高統治者「Odin」改為「Woden」,並加上代表「的」的「es」,變成《奧丁日》
這個名字。
星期四 Thursday(Thu.)
索爾 thor
這是代表北歐神話的雨、雷電和農業之神索爾的日子。
祂是羅馬神話中的萬能之神,相當於朱比特,可以隨意控制天氣。
星期五 Friday(Fri.)
芙蕾雅 Freija
在北歐神話中,芙蕾雅是愛與美的女神。
她有著迷人的外表,等同於羅馬神話中的維納斯。
星期六 Saturday(Sat.)
薩圖恩努斯 Saturnus
這是來自羅馬農業之神「Saturnu」。

據說祂為人類帶來了農業技術。
星期日 Sunday(Sun.)
索爾 Sol
這來自羅馬的太陽神索爾。
代表獻給索爾的太陽日。
推薦給兒童!用英文歌曲來記憶!
雖然知道起源,但我們也無法一下子記住所有事情!
所以我們要推薦使用歌曲的記憶方法!
有很多英文歌能幫助我們記住一年當中的星期幾和月份,大多數在國外都耳熟能詳,但有許多歌曲對我們台灣人來說是全然陌生的。
這次我們要為大家介紹名為《Months Of The Year Song》的歌曲,它是照鵝媽媽熟悉的《10個印第安人》的曲調唱出月份的名字。

這個標題可能對多數人來說不太有吸引力,但每個人小時候一定都聽過這首歌!
接下來是關於星期幾的歌曲!
大家應該都很熟悉經典的Sunday Monday Tuesday,所以這次我們要介紹一些不同的、更好記的歌。
事實上,這首歌是模仿鵝媽媽的BINGO!
Do you know the 7 days?
Yes, I know the 7 days.
Sunday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and Saturday.
and I know the 7 days
這個好像不太流行,網路上也只有原版的BINGO…
但試著跟唱,就會發現這些輕鬆、流行的歌曲會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裡!
使用字卡記憶
使用字卡的建議方法是玩一個遊戲,就是在 B5 尺寸的紙上畫出類似紙戲劇圖畫的卡片,並立即猜出單字。
這樣我們就可以立即提高詞彙量。
在一般情況下,家長和孩子兩人一組,進而分成發卡組跟答題組。
它是盡量在短時間內透過直覺和形象的提醒,使我們牢牢記住的記憶法。
人類通常在學習時,是使用處理邏輯和語言技能的左腦。
然而,記憶字卡是使用右腦的視覺學習,右腦即處理印象和影像。
它的獨特之處在於,以這種方式刺激右腦,讓我們記住它的形象和圖片等周邊訊息。
不過,據說右腦直到青春期之前都是活躍的,因此這種方法對於早期教育最有效,比較不適合成人。
在 Native Camp 學習如何說明月份和星期!
如果想學習讀寫月份和星期,該如何使用 Native Camp 課程呢?
我們可以在兒童課程中了解這個部分!

具體來說,LET’S GO 和 SIDE BY SIDE 的文本中有包含月份和星期的項目,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尋一下。
某些月份和星期較難發音,所以建議儘早學習正確的發音!
結論
為了掌握英語中的月份和星期幾,這次我們深入研究了它們的起源。
大家原本知道有哪些古希臘和羅馬諸神對應的月份和星期幾嗎?
大家也可以試試我們介紹的歌曲和字卡等方式來幫助記憶。
不只是月份和星期幾的名稱,還可以學習英語單詞,請多加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另外在 Native Camp,我們可以使用「Let’s go」和「Side by Side」課程來幫助孩子學習英語。
您也可以就本篇內容跟老師聊聊,說不定有更多意外的收穫!
免費試聽
填表領取25分鐘真人外師課+英文程度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