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們要解說如何用英語表達「偽裝」!萬聖節將近的時候,這個話題也會常出現在日常對話中。可以表示「偽裝」的單字其實不只一個,讓我們來比較一下差異,看看每個字的語感有什麼不同!
偽裝和裝扮(假想)之間的區別
偽裝是個動詞,所以我們盡量試著把它當作句子的核心記下來。

disguise
disguise 是常用動詞,代表「偽裝」。當一個人想要扮演別人時就是用這個字,比如當名人戴上面具和帽子以避免引人注目。
I don’t wanna be a celebrity because they have to disguise themselves.
我不想成為名人,因為他們必須偽裝自己。
masquerade
masquerade 可能是一個大家比較不熟悉的拼寫。
它代表「假扮」「偽裝」「變裝」等。但是,它用作名詞時也可以代表「化裝舞會」「變裝比賽」「表面」或「虛構」。
大家可能認為它的動詞和名詞不同,但它們都有隱藏的意思。與其記住中文翻譯,不如用圖像的方式認識英文單字,這樣會更容易記住。
Police sometimes masquerade as ordinary citizens.
警察有時會偽裝成普通公民。
dress up as
dress up as 是指「打扮成~」「裝扮為~」「偽裝成~」。當然它也有「打扮」的意思,請看下面例句:
I got dressed up as a witch on Halloween this year.
今年萬聖節我打扮成女巫。
偽裝的同義詞
說完「偽裝」的動詞之後,我們來看看名詞的部分吧!同時將一系列的同義詞記下來效率會更高。如果想加強英文,我們也添加了一些動詞。

camouflage
camouflage 其實是一個法文單字,所以多數人可能會覺得有點困難。
翻成「偽裝」的話如果語意通順也可以,但簡而言之,它是代表融入周圍的景色以此來欺騙敵人。偽裝代表向別人展現自己,並非隱藏自身 ; camouflage 的目的則是隱藏自己的存在。
它也可以當做動詞,意為「偽裝」「掩飾」或「掩護」。
They disguised themselves by camouflaging when the enemies came.
當敵人來襲時,他們會用偽裝來隱藏自己。
上面的例句同時使用了 disguise「偽裝」和 camouflage 兩個字,大家也可以試著照樣造句!
conceal
conceal 是動詞,代表「隱藏」「隱瞞」或「保密」。英語字典裡的解說如下:
to prevent something from being seen or known about.
直譯為「防止某件事被看到、知道」。換句話說,它就是代表「隱藏」的意思。順待一提,conceal 比 hide 再稍微正式一點。
I saw her conceal something in her pocket.
我看到她在口袋裡藏了一些東西。
這個例句比較特殊,我們來解說一下。大家有注意到它奇怪的地方嗎?例句裡少了 to不定詞 的 to。

I saw her conceal something in her pocket.
這句其實是錯的!
雖然大家容易犯這個錯,但使用感知動詞時,並不需要使用「to」。像是 see, hear 等就是表達感知的動詞。
因此,若是 tell 這樣的動詞,to 則是必需的。
I told her to conceal it in her pocket.
我告訴她把它藏在口袋裡。
動詞會決定是否要加 to 不定詞,因此我們要多加留意這一點。
偽裝的同義詞
現在我們來看一些跟「偽裝」相關的,表示「假裝」的動詞。它們的意思雖然很像,但語感上還是略有差異,所以還是要選擇最適合自己想表達的動詞。
lie
lie 是指說謊,大家應該都知道。它的名詞 liar 是指「騙子」,也是一個基本單字。
You liar! 代表指責對方「你在說謊!」。雖然它沒有 be動詞,但這是我們平時常用的短語,所以不必擔心文法規則。
Who is lying? I’m a detective, so I can easily find the culprit.

誰在說謊?我是一名偵探,所以我可以輕鬆找到罪魁禍首。
feign
feign 是動詞,代表「假裝」「決定」「偽造」。
I know you are feigning a laugh.
我知道你在假笑。
我們可以用下面的單字代替 feign:
give
laugh
elicit
produce
make
force


adopt
我們也建議大家常常練習釋義,和使用含義略有不同的詞彙。
這樣就可以造出其他類似的句子。
He must feign a headache.
他一定是假裝頭痛。
Halloween到底是什麼?
在萬聖節期間與其說是打扮成萬聖裝扮,倒不如說很常看到各種角色扮演,這反映了民族性格。
據說萬聖節起源於愛爾蘭。這是慶祝秋季豐收的盛事,同時也具有驅除邪靈的宗教意義。如今,它已經演變成一項活動,孩子們會穿上服裝去討糖,並喊著 Trick or treat!
A: Trick or treat!
不給糖就搗蛋!
B: Oh! Cute witch! Which candies do you like?
喔!好可愛的女巫!你喜歡哪一種糖果?
「Jack O’Lantern」是一種在南瓜上雕刻出臉的裝飾燈,非常有名。大家會點亮南瓜燈並展示在大門口,這也有護身符的作用,確保來訪的祖先們不會迷路。

A: Hey… um, is this a Jack O’Lantern maybe?
嘿…嗯,這可能是南瓜燈吧?
B: What else? Haven’t you ever seen them?
不然還會是什麼?你沒看過嗎?
人們在萬聖節盛裝打扮的原因是為了防止惡靈將他們帶到來世。雖然死者的靈魂會在萬聖節回來,但有時惡靈會趁機潛入。換句話說,這是一種防禦機制,只要穿得像惡魔一樣,大家就相信自己不會被帶走。
萬聖節發源地愛爾蘭的凱爾特人將他們的秋收節日稱為「薩溫節(Samhain)」。愛爾蘭是北方的一個國家,他們的冬天漫長且黑暗,秋收對他們來說十分重要。
這裡有許多傳統活動,像是用嘴把懸掛在天花板上的收成蘋果摘下來,以及在篝火前聆聽仙女和聖人的故事。而現在,萬聖節似乎變得很不一樣呢!
總結
相信大家對「偽裝」的表達比較理解了吧!它有各種表達方式和模式,反覆發音直到駕輕就熟是個關鍵,試著練習造一些跟日常相關的例句也會更熟悉單字。大家可以試著用萬聖節來造句,也可以研究一下其他國家是如何慶祝萬聖節的,這樣能了解到更多不同的文化。語言跟一個地方的文化是如此密切相關,多學一點絕對沒有壞處!
免費試聽
填表領取25分鐘真人外師課+英文程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