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文章,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超級基礎的單字「this」的用法、以及它的慣用語。
當我們提到「this」時,大家都應該聯想到它的意思是「這個」、或「這邊」了吧!它是國中一年級,甚至小學階段就學到的單字,因此大家應該對它相當熟悉。

然而事實上,「this」的意思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雖然大家已經能很自然地使用它,但我們這次要在文章中更深入地說明它喔!
「this」的用法
首先,讓我們來複習一下「this」的基本用法吧!
「this」是一個能表示距離自己較近之物的「指示代名詞」。雖然它的意思是「這個」,但當用來指「人」時,便會翻譯為「這位」。
不過,它只能用來表示單數的事物,倘若大家想要表達的是「複數」的話,則必須使用「these」來表現。
This is my book.
這是我的書。
This is my brother.
這位是我的哥哥。
無論是描述人還是物,只要對象是單數時,就可使用「this」來表現。
此外,國中一年級學到的用法還包括代表「今天早上」意思的「this morning」、並可搭配「過去式」來描述今天早上發生過的事情。

表示空間距離的「this」
「this」也可表示出「距離」,其中這個「距離」共有三種類型。以下,我們會先解說「空間距離」的使用方法。
當「this」用來表示「空間距離」時,指的是說話者手可觸及到的範圍。雖然這聽起來有點模稜兩可,但其實這就是我們中學時學到的「this」和「that」之間的差異:近的使用「this」,遠的使用「that」。
I think this bike i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ne.
我覺得這台腳踏車比那台好多了。
例句中,被稱為「this」的腳踏車,是說話者手邊可觸及到的,而被稱為「that」的,則在比較遠處、或無法觸及到的位置,而這也就是「this」所表現出的「空間距離」。
除此之外,在講電話也常會使用到「this」。例如,當您打電話給某人、並說出自己的名字時,會這麼說:
Hello. This is Yuki.
哈囉。我是Yuki。
大家還記得打電話時不會說「I’m Yuki」嗎?當在通話時,會使用「this」來表示自己是在「自己附近」的「this」喔!
說到這邊,聰明的您可能已經聯想到了吧!「電話那頭的對方該怎麼表示呢」?沒錯,答案就是使用「that」來表示在遙遠的「那位」喔!
Hello. Is that Ken?


哈囉。請問是Ken嗎?
雖然用英語打電話是一種高難度的英語技能,但只要知道在這種情境下的「this」用法,便能使您的對話顯得更加自然喔!
表示時間距離的「this」
「this」也可以用來表示「時間上的距離」。
由於「this」帶有「近」的概念,因此基本上它也可表示出「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或「即將發生的未來事件」。
反之,對於已發生、或距今較遠的過去事件,則會使用「that」來表現。
This football game is really exciting!
這場足球賽真是太刺激了!
This is going to be a big surprise.
這會是一個大驚喜。
當「this」與「be動詞」搭配使用時,就會變成現在、或未來式。
表示心理距離的「this」
「this」還可以用來表示「心理上的距離」。
所謂心理距離,是指對喜歡的東西會下意識的拉近距離,而對不喜歡、或討厭的東西,則會拉開距離。其中,這樣的心理傾向會反映在「this」這個詞彙上。
例如,您喜歡的事物可使用「this」,而不喜歡的事物則可使用「that」來表現。
說到這裡,大家是否也回想到自己就曾經遇過,外國朋友在有些地方用「this」,但另一個類似的地方卻用了「that」了呢?倘若大家在語境中感覺不到「物理距離」的話,那麼很可能就是因為對方在表現「心理距離」喔!
A: Hey, have you listened to Mike’s song?
B: Yeah, I like this singer so much!
C: I know he is popular, but I don’t like that singer.
A:嘿,你聽過麥克的歌嗎?
B:有的,我非常喜歡這位歌手!
C:我知道他很受歡迎,但我不喜歡那位歌手。
大家了解「this」的心理距離的概念後,再來看這個例句是不是就覺得相當有趣了呢?

可惜的是,由於中文在日常會話中較少有能明確表示出「心理距離」的詞彙,因此在翻譯時,也無法完全呈現出「this」所蘊含的心裡距離感。不過,倘若您能理解外國人使用的「this」語感後,便能開始使用像「this」這樣有趣的詞彙嘍!
以上這段對話中,B 對於歌手麥克抱有好感,因此用了「this」,而 C 則為了明確表達不喜歡的態度,所以使用了「that」來表現。其中,句中他們並沒有直接說出喜歡、或不喜歡,但大家只要看是使用「this」還是「that」,就能大慨能推測出他們對這位歌手的態度嘍!
由於這種詞彙的語意細節,是需要了解外國人的語感後才能掌握的用法,因此我們強烈建議大家把「心理距離」這個觀念牢記於心喔!
此外,心理距離的「this」用法,也可在道歉時反映出一個人的態度。
I’m sorry for this.
I’m sorry about that.
以上兩句話都是「對不起」的表達方式,但實際上內含的語意和態度卻略有不同。
倘若您已了解「心理距離」的概念的話,應該就能簡單地判斷出哪一種說法更有誠意了吧!沒錯,答案就是使用了「this」的第一句會讓人感受到說話者有誠心的想承擔責任、並發自內心地道歉。
一般來說,「I’m sorry for this」通常用於「說話者承認自己有錯」的情況,而「I’m sorry about that」則較常用於「雖有意道歉,但其實並不認為自己有責任、或是想要撇清責任」的情境中。
當然,每個人對語氣細節的敏感度不同,大家也不必過於在意這些微妙的差異。不過,由於一個人說話的方式,有時也會影響到自身的人際關係,因此不管是哪種語言,最好還是多加留意自己的表達方式會更好喔!
「this」的英語表現
接下來,我們要為大家介紹幾個「this」的英語表現。
以下這些片語就像慣用句一樣,當大家直接「整句背下」時會更容易上手。不過,倘若大家能熟練到在線上英語會話課程…等實戰場合中,馬上能說出口的話就再好不過嘍!
this and that
「this and that」的意思是「這個那個=各種瑣事」。
由於此片語中包含了指示語「this(這個)」和「that(那個)」,所以翻譯起來也相對容易理解。
但倘若大家不事先知道這個片語的意思的話,就很難理解它的意思嘍!我們建議大家千萬不要讓自己吃虧,趕緊背起來吧!
I was busy yesterday doing this and that.
我昨天忙著做這個那個。
「this and that」是指「各種瑣碎雜事、各種應該處理的事情」,因此非常適合用於「因雜務而忙碌」的情景中。
當大家想要告訴對方您工作很忙,但又不想一一細說工作內容時,「this and that」便是一個非常實用的片語。
this brand of humor
「this brand of humor」的意思是「這種幽默風格」。

其中,「brand」可能是稍微難一點的單字,但如果整個片語記下來的話,就會變得非常容易使用。
此外,或許有人會想用「this kind of humor」來表達出相同意思,但由於「this brand of humor」是一個常見的慣用語,因此我們建議大家可以先記住它。
I love this brand of humor because it makes everyone smile.
我喜歡這種幽默風格,因為它能讓每個人笑。
歐美人的頭腦真的非常機靈,他們總是能即興說出符合當下情境的笑話。尤其是英國人特別擅長挖苦式的幽默、並可說是幽默圈裡的佼佼者。甚至,有時您還會搞不清楚對方是認真,還是開玩笑的說,而這種曖昧模糊界線的幽默感,也正是英式幽默的最大特徵。
如果大家有機會到英國旅行的話,或許就能親身體驗到大量的「這種幽默風格」喔!
總結
這次文章的內容,讓大家了解了「this」其實可以表示多種不同類型的距離。
當大家能了解它除了能用來表示「物理距離」之外,還能表達出「時間距離」與「心理距離」的語意時,也就能更理解外國人在使用「this」時所帶有的情感和態度。
請大家下次在使用時,務必根據當下「距離」,有意識的使用看看它喔!
免費試聽
填表領取25分鐘真人外師課+英文程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