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現在有人問您「一般人的英語該怎麼說」時,您會怎麼回答呢?
看似簡單卻說不出口,或許就是在說像「一般人」這種微妙的單字吧!

這次文章,我們不僅會通過例句介紹「一般人」的英語說法,還會另外說明與它相對的「有名的人」該如何表達喔!
「一般人」的英語表達方式
英語中「一般人」的說法有好幾種,也由於每個說法之間的語意和用法略為不同,因此大家也必須在不同情境之中,選擇適當的詞語來使用。
以下,我們列出了幾個代表性的表達方式給大家參考。
Ordinary person
「ordinary person」是一種最常見,且最萬用的表達方式。它的意思是「普通的人、平凡的人」、並常用來形容沒有特別特徵、或才能的平凡人物。
I’m just an ordinary person trying to make a living.
我只是一個努力謀生的平凡人。
這個表達方式很適合用來形容「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過著一般生活的人」,也經常用來「謙遜地描述自己」。
Common person
「common person」的意思和「ordinary person」幾乎相同,但在語意上會更強調「普遍的、常見的」這一層面上、並常用來指「佔社會多數的群體」。
Politicians should listen to the voice of the common person.
政治人物應該傾聽一般大眾的聲音。
這個表達在社會、政治語境中相當常見、並會以「一般大眾」來呈現。

Regular person
「Regular person」是指沒有特殊地位、或特權的普通市民。
其中句中使用了「regular」也意指了「一般的、日常的」意思,因此「Regular person」便帶有強調「非特別」的語意。
As a regular person, I can’t afford to buy expensive designer clothes.
身為一般人,我買不起昂貴的名牌服飾。
這個表達常用於經濟狀況、或社會地位的描述上。
Average person
「average person」直譯為「接近平均值的人」。
當要描述社會中屬於「最普遍、或擁有最一般能力水平的人」時,便可使用這個表達方式。
The average person spends about two hours a day on social media.
一般人每天大約花兩小時在社交媒體上。
「average」本身代表「平均」的意思,因此自然而然「average person」也會常出現在與統計、或數據相關的語境之中。
Mediocre person
「mediocre person」是一種稍微帶有負面語意的表達方式。

它代表「平庸的人、普通到沒有亮點的人」、並常用來形容才能、或能力上並不出眾的人。
He thinks of himself as a mediocre person, but his kindness is extraordinary.
他認為自己是個平庸之輩,但他的善良卻無比非凡。
大家在使用「mediocre person」時需特別小心,它可能帶有批評的意味,也可以用來表達自謙。
Member of the general public
「member of the general public」代表「一般市民」的意思、並常出現在正式政府部門網站、或官方文件中。
例如,政府公告、或法律文件中便能經常看到它。
Members of the general public are invited to attend the town hall meeting.
歡迎一般市民參加市政廳會議。
Everyday person
「everyday person」直譯為「每日的人」,但它其實是指過著普通生活、沒有特別之處的人。
The movie tells the story of an everyday person.
此部電影講述一位平凡人的故事。
Run-of-the-mill person
「run-of-the-mill-person」也是代表「平凡的人」的意思,它用來形容沒有特別特徵、或特點的人。

Oh, that was a run-of-the-mill speech.
喔,那是一場毫無特徵的演講。
若在「Cambridge Dictionary」中查閱「Run-of-the-mill」時,會看到它的解釋為「ordinary and not special or exciting in any way(完全普通、毫無特別、或無令人興奮之處)」,可見它帶有的語意偏向「毫不起眼的」那種普通喔!
相關表現
其實「一般人」相關的英語表達方式還有很多,因此倘若能根據情境、或語境靈活使用的話,也能讓您更精確地傳達出自己的意思。
以下我們要介紹的是,無論長期、短期留學、或大學、研究所留學期間,都很可能接觸到的表達方式。
Civilian (平民、老百姓)
「clivilian」是一個與軍人、警察為對比時,會使用的一個代表「一般平民、老百姓」意思的名詞。
In times of war, civilians often suffer the most.
戰爭時期,老百姓往往是最受苦難的一群人。
Layperson (外行人、門外漢)
「layperson」是一個與專家對比時,會使用的表達方式、並指的是沒有特定領域專業知識的人。
As a layperson, I find it hard to understand complex medical terms.
身為一個外行人,我發現很難去理解複雜的醫學術語。
Man/Woman on the street (平民百姓、市井小民)
這個用法常使用於民意調查、或街頭訪問的語境中、並是指隨機被選中的一般人。

We interviewed the man on the street to get public opinion on the new policy.
我們訪問了街頭的市井小民來了解他們對新政策的看法。
John/Jane Doe
這個是一個很難精確地翻譯成中文的表達方式。不過,雖然它沒有能完全對應的中文說法,但也可說它屬於「一般人」的其中一種。
「John/Jane Doe」是一個虛構的人名,常被解釋為「不具名的一般人」的代稱。
The product is designed to be easy for John Doe to use.
此產品的設計,是為了讓一般人都能方便使用。
有名的人
接下來,我們將介紹幾個「一般人」的反義詞,「有名的人」的英語表達方式。
Celebrity (名人、名流)
這是英語中最常見,且最通用來表示「藝人、或社會上有名的人」的表達方式。
不知道是不是「名流」給人的印象大多為有錢人,所以當使用「celebrity(名人、名流)」形容某人時,確實大部分也都相當富有。
Many celebrities attended the red carpet event.
許多名人出席了紅毯活動。
若是使用「Local celebrity」時,則可表達出「當地的名人」,也就是在某特定地區小有名氣的人。

The mayor is a local celebrity in our small town.
市長是我們小鎮的當地名人。
Public figure (知名人士、公眾人物)
它是指政治家、或在社會上具有影響力的人。
As a public figure, he has to be careful about what he says in interviews.
身為公眾人物,他在受訪時必須注意他的發言。
Star (明星)
「star」特別是指演藝圈、或體育界的明星。
She became a Hollywood star.
她成為好萊塢明星了。
若是說成「rising star」,則代表「新星」、或「前途無量的人」的意思。
She’s considered a rising star in the world of classical music.
她被認為是古典音樂界的新星。
VIP (貴賓)
「VIP」是「very Important Person」的縮寫、並是指社會地位高、享有特別待遇的人。

The hotel has a special entrance for VIPs.
這家飯店設有VIP專用入口。
Influencer (有影響力的人、網紅)
這是現今非常常見的表達方式、並指在社群媒體上擁有眾多追隨者、並具影響力的人。
Many brands are now working with social media influencers to promote their products.
許多品牌現在都與社群媒體上的網紅合作,來推廣他們的產品。
「一般人」與「有名的人」這兩個概念,會隨著時代與文化的變遷而改變,而現今隨著社群媒體的普及,「Influencer(影響者、網紅)」這種全新的「名人」類型也就從此誕生嘍!
總結
英語中「一般人」的表達方式相當多樣化。雖然每種表達方式都帶有細微的語感差異,但像最實用的「ordinary person」、或「common person」,便是大家記熟後,最能派上用場的詞彙。
大家光從「一般人」就有這麼多種英語表達方式中,便可感受到英語所具有的豐富與深度。但反觀來說,只要大家能在日常對話、商業場景、或寫作中靈活運用這些詞彙的話,便能讓您傳達出更加精準的意思喔!雖然我們知道「背單字」是一個需要耐心的過程,但為了提升英語能力也是無法避免的。請大家務必努力累積詞彙量、並保持學習動力,繼續學習吧!
免費試聽
填表領取25分鐘真人外師課+英文程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