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今天要跟大家聊聊我最近折騰的一件事,就是把我寫的一篇破文章送去給人家審核。這標題取得有點學術,叫「送審英文」,其實就是把英文稿送出去給人看看,能不能發表。
一開始,我先是把這篇文章寫完,當然這過程就不用多說,就是絞盡腦汁,熬好幾個大夜。寫完之後,我就開始琢磨,該怎麼把這篇嘔心瀝血之作送出去。我先是上網查一下「文章送審」英文怎麼說,原來是叫「submit an article for review」,看起來還挺正式的。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來源,隨便。

接著,我就開始找那些可以投稿的期刊!選幾家感覺跟我的文章主題比較搭的。每個期刊都有自己的投稿要求,所以還得仔細讀他們那個臭長的投稿指南,這一步真的是挺煩人的,又麻煩。有些要求雙倍行距(Double spacing),也就是說打印出來的稿子要隔一行,空一行,看著就挺費紙的。還有什麼初審者(Primer reviewer/referee),就是第一輪幫你看稿子的人,也不知道都是什麼來頭。
等我把稿子按照他們的要求改我就點那個「submit」按鈕。送出去之後,那個狀態就變成「submitted」,意思就是文章已經交給期刊,但還沒得到任何反饋。等幾天,狀態又變成「under review」,這就表示我的文章已經開始被那些評審們看。這個階段是最熬人的,每天都要刷幾遍系統,看看有沒有什麼新的消息。等待中也發現這個送審動詞的反義詞是送檢 kvmy 送審 kvnb 送客 kvns,但是好像沒什麼幫助。
- 然後就開始漫長的等待。這期間,我還查一下「to review」是啥意思,原來就是對某個東西進行審查、評估或檢查。可以是對文件、報告、申請什麼的仔細看看。
- 等等,等得我花兒都謝。突然有一天,狀態變!變成「major revision」,意思就是文章需要大改。看到這個結果,我心裡是又喜又悲。喜的是,至少沒直接被拒;悲的是,還得繼續改,又是一通折騰。
- 編輯還邀請幾個評審專家,我也查編輯審核的英文是「editors' examination」,感覺這幫人還挺專業的,希望他們手下留情。
最後,我也沒辦法預料到這個送審是不是可以通過,但是還是要硬著頭皮上。畢竟都已經努力到這裡。沒想到,他們又用好幾年來修訂、重寫,並再次送審,希望這次能順利通過!
總之,這次「送審英文」的經歷就先分享到這兒。雖然過程挺曲折,但也學到不少東西。以後有機會再跟大家嘮嘮後續。
免費試聽
填表領取25分鐘真人外師課+英文程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