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最近公司接個大單,要出口一批貨到美國,老闆特別交代我這個老鳥,要把「出廠」相關的英文標示弄清楚。你知道的,這種事情最容易出錯,一個小細節沒弄貨到國外被退回來,那可就糗大。
我一接到任務,就開始翻箱倒櫃找資料。先是把公司以前的文件都翻一遍,想看看有沒有現成的範本可以參考。結果,找到的資料都太舊,有些英文用法現在都不流行。

沒辦法,只好上網找資料。一開始,我用中文關鍵字「出廠英文」搜尋,結果找到一堆不相干的內容。什麼「工廠常用英語詞彙」、「工廠專業英語術語」,看半天,還是沒找到我想要的。
後來,我改變策略,用英文關鍵字搜尋。我試幾個不同的組合,像是 “factory number in English”、”product code for export” 之類的。你別說,還真讓我找到一些有用的資訊!
我發現,「出廠編碼」比較常見的英文說法是 “Product Tree Number”,也可以簡稱為 “Factory Number”。還有一些相關的詞彙,像是:
- MFG (manufacturing):製造
- Raw materials:原材料
- Production line:生產線
- Quality control:質量控制
我把這些資料整理一下,做成一份文件,還特別標註一些容易混淆的地方。例如,”Assembly line” 是「組裝線」,”Conveyer” 則是「輸送帶、流水線物料板」。這些細節都要特別注意,免得標示錯誤。
最後,我還把這份文件拿給老闆看,老闆看很滿意,還誇我做事細心。哈哈,其實這也沒什麼,就是多花點時間,把事情弄清楚,避免出錯而已。
這次的經驗讓我學到,遇到問題,還是要多方查證,不能只靠單一的資料來源。而且用不同的關鍵字搜尋,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免費試聽
填表領取25分鐘真人外師課+英文程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