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生活中,有不少機會都可以看到各種鳥類。走在路上,最常看到的就是麻雀、鴿子,也有很多人養白文鳥、鸚鵡作為寵物。如果你喜歡親近大自然,還可能有機會看到更多特殊的種類。
既然鳥類的種類這麼多,你知道牠們的英文怎麼說嗎?本文會介紹各種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鳥類英文名稱,還會介紹和鳥有關的慣用句用法,請大家一定要把它們學起來加以活用喔!

鳥類的多樣性
全世界大約有一萬種不同的鳥類,和其他動物比較起來,這個數字算是相當地高,台灣也有很多自己的特有種鳥類。而且不同的鳥類在型態、習性、生活區域上也都有很大的差異。
本文會介紹各種常見鳥類的英文名稱,也會分享牠們的各種常識,讓大家更了解這些生活在我們周遭的嬌客。
鳥類的定義和特徵
先來看看鳥類的定義。鳥類必須符合四大特徵,包含全身被羽毛覆蓋、前肢演化成翅膀、具嘴喙、會產蛋。
一般人都覺得鳥類的最大特徵就是會飛,其實也有不會飛的鳥,例如企鵝。另外,像蝙蝠雖然會飛,不過因為牠不是靠產卵繁殖,因此不算鳥類而是哺乳類。
鳥的種類和英文名稱介紹
以下介紹一些知名鳥類的小常識。
這些鳥大部分都是大家很熟悉的種類,因此如果你原本不知道牠們英文怎麼說,剛好可以趁這個機會學起來喔!
麻雀:Sparrow
麻雀的英文叫作“sparrow”,是我們生活周遭很常見的一種小型鳥。它的棲息範圍很廣,橫跨整個歐亞大陸,最西邊一直葡萄牙都可以看到蹤跡。
烏鴉:Crow
烏鴉的英文是“crow”。
烏鴉的叫聲用英文表示是“caw caw”。牠在很多英語系國家中都很常見,據說具有一定程度的智力,喜歡群居,彼此會用不同的叫聲來溝通互動。

燕子:Swallow
燕子的英文是“swallow”。 這個字也解釋作「吞嚥」的意思,據說是因為燕子幼鳥在吃東西的時候,都會把嘴巴張得很大、狼吞虎嚥的關係。
燕子屬於北半球非常常見的候鳥之一。牠能夠幫忙人類吃掉害蟲,因此一般被當作益鳥,還有人認為「燕子在家門口築巢會帶來好運」。
鴿子:Pigeon
鴿子的英文是“pigeon”。
不過,外國人有時候會用“pigeon”來形容別人是「笨蛋、白癡」。這是因為鴿子通常對人類沒什麼戒心,就算有人走到旁邊也傻傻的不知道要飛。
鴿子的分布範圍很廣,基本上除了撒哈拉沙漠裡面最乾燥的區域、或是北極圏最北端、南極大陸之外,全世界都看得到牠的身影。
貓頭鷹:Owl
貓頭鷹的英文是“owl”。牠主要居住在歐亞大陸北部,不過因為屬於夜行性動物,所以並不是那麼容易看到。
很多神話故事或小說情節裡面都喜歡加入貓頭鷹的角色,因此自古以來大家對牠都不算陌生。
老鷹:Hawk
老鷹的英文是“hawk”。很多人可能也知道“eagle”這個字,其實牠們的外型非常相似,不過“eagle”的體型比較大。
老鷹的棲息地也同樣非常廣,另外因為牠是猛禽的一種,很多球隊或是飛機都喜歡以“Hawks”來命名。

企鵝:Penguin
企鵝的英文叫“penguin”。這個單字源自於表示「胖子」的西班牙文。
企鵝主要居住在南半球。雖然不會飛,不過牠的翅膀可是能夠幫助牠在水裡靈活地游動呢!
紅鶴:Flamingo
紅鶴的英文是“flamingo”,這個名稱來自於拉丁語中表示「火焰」的單字“flamma”。牠最大的特徵就是擁有一身美麗的粉紅色羽毛。
不過它的顏色其實是因為所餵食的飼料中含有紅色色素所致,換句話說,如果長期吃一般飼料的話,牠們的毛色就會逐漸變白。
紅鶴是一種水鳥,主要棲息地是在非洲、南歐、西亞、中南美洲的鹹水湖或是濕地。
不同型態的鳥類和英文名稱介紹
前一段介紹了大家比較熟悉的各種鳥類名稱。接下來,看看以生活型態區分的相關介紹。
極地鳥類:Polar Birds
極地包含北極和南極。因此,居住在這個範圍內的鳥統稱是“polar Birds”。
“Polar”可以當形容詞或名詞使用,解釋作「極地的」、「南極的」、「北極的」、「截然相反的」等各種意思。另一個常聽到的用法就是北極熊,英文叫做“polar bear”。
在北極圈大約可以觀測到180種不同的鳥,其中大部分屬於候鳥。至於以南極圈為活動範圍的鳥類大約有15種,不只種類上少很多,類型也不同.以海鳥為主。
熱帶鳥類:Tropical Birds
居住在熱帶區域的鳥英文叫做“tropical birds”。“Tropical”可以解釋作熱帶的、非常炎熱的,它是一個形容詞。
通常住在這邊的鳥類羽毛顏色都非常鮮艷,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吸引異性。因為在叢林裡面不容易遇到同類,因此為了增加求偶的成功率,才會發展出更為醒目的羽色。
夜行性鳥類:Nocturnal Birds
夜行性鳥類的英文叫做“nocturnal birds”。“Nocturnal”可以指夜行性動物或是夜間活動。字首的“Noct-”來自於拉丁語中的“nox”,是「夜晚」的意思。
大部分的鳥類都是日行性動物,夜行性只佔3%左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然就是貓頭鷹。據說因為貓頭鷹是以夜行性的老鼠為主食,所以才會習慣晚上出沒。
候鳥:Migratory Birds
候鳥的英文是“migratory birds”。“Migratory”的意思是遷徙的、移居的,屬於形容詞。
候鳥的特徵就是牠會為了捕食方便,季節性地改變棲息地。絕大部分種類都會選擇在冬天往南遷徙,增加捕食的機會,到了夏天,再回到日照時間較長的北方繁衍下一代。
各種和鳥有關的英文慣用句
鳥和我們人類的生活空間高度重疊,因此,以鳥作為主題的諺語、慣用句也很多。以下介紹常用的一些說法。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這句話的字面翻譯是「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意思是與其一味追求不務實的遠大目標,不如先把握住眼前的小利益,也就是勸人不要「好高騖遠、因小失大」。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它的字面翻譯是「用一塊石頭殺死兩隻鳥」,其實就是「一石二鳥」的意思。有趣的是這句英文諺語是由英國人發明的,卻和中文說法一模一樣。意思就是只花一倍的努力獲得兩倍成果。
“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它的字面意思是「早起的鳥才抓得到蟲」,是不是也和中文的「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一模一樣呢?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它的字面意思是「同樣羽毛的鳥都會聚在一起」,就是所謂的「物以類聚」。用“Birds of a feather”「同樣羽毛的鳥」來比喻「個性相投或是性格相似的人」。
“Free as a bird”
它是一個慣用句,意思就和字面看起來的一樣,表示「像鳥一樣自由」。想像一下鳥在空中自由飛翔、無拘無束的樣子,就表示「擁有完全自由」、「自由自在」的意思。
“Eagle-eyed”
這也是慣用句用法,表示「注意每一個小細節」、「不放過任何小細節」的意思。前面說過“Eagle”也是老鷹的一種,牠的視力是人類的四到八倍。因此擁有老鷹般的視力和敏銳度,自然什麼都逃不過他的掌握。
總結
本文介紹了各種生活中常見的鳥類名稱和慣用語。
當然,台灣和外國的鳥類可能有很多差異,不過學習語言還是建議先從貼近自己生活的部分學起,再藉由和外國人交談的機會,逐漸提升詞彙量和會話能力。
也不需要急著把全部的內容一次記下來,只要先挑選有興趣的鳥類名稱背起來,再加入日常會話的應用就是很好的開始。畢竟學語言不求快,只要搭配足夠的練習量,自然就會進步。
免費試聽
填表領取25分鐘真人外師課+英文程度分析






















